民生记者走基层:改造农村厕所 改变生活老习惯

04.01.2016  19:52

下面要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您去农村住几天,最怵头的是什么事?相信很多人都会说,最怵头上厕所了,尤其那种厕所和猪圈连在一起的厕所。而在咱们石家庄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为了改变村民们的这种习惯而天天奔波着。今天的民生记者走基层,我们一起走近基层爱国卫生工作者。

窦全国是灵寿县爱卫办工作人员,他所在的整个科室一共4个人,要负责整个县域内农村厕所改造的技术支持和工程验收,只要有农村改厕工程开工,他们就得赶到村里现场监督,节假日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奢侈的。今天,西木佛村一户村民家的厕所正在进行改造,一大早窦全国和同事就赶到了施工现场。

记者:把厕所改了之后还能养猪吗?
工人:能养猪,底下是化粪池,上面养猪
记者:这样改了之后有什么好处
工人:卫生了,而且是无公害的,排出来的东西可以做肥料。

到现场督导光动嘴可不行,管子离墙多大距离,倾斜的角度多大,砖墙砌多高,是否有渗漏这些细节做不好都会影响厕所的使用效果,为了保证质量,爱卫办的工作人员跳进猪圈手把手的指导。

目前,灵寿县同下村所有村民家的厕所都完成了改造,现在的厕所跟从前相比简直天壤之别。

农村改厕在平山县农村的推广工作同样困难重重,全县共有六万多个连茅圈,县爱卫办的5名工作人员常年跑断腿,很多村民对这项工作并不理解,农村改厕工作难上加难。

为了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县爱卫办把各村的干部联合起来,挨家挨户做工作。李家庄村的刘书记告诉记者,当时改造厕所的情景他至今历历在目。

在一户村民家,我们看到了已经改造完成的厕所,贴满磁砖的墙,厕所里还预留了热水器的管道,现在再提起改厕,村民们一致称赞。

李家庄村的厕所改了样子,村里还建了配套的集中养猪场,安装了污水处理设备。

据了解,我市正在加快推进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制定了无害化厕所改造5年工作计划:到2020年,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0%以上。

记者手记:把厕所从院外改到院内,甚至改进屋里,这不仅仅是一个位置的改变,而是村民们上千年来生活习惯的改变,本该是又脏又臭的地方,现在要贴上瓷砖变得洁白如洗,村民们想不通。但是几年来,爱卫办的工作没有停下,找示范户,挨户做工作,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个美丽村庄脱颖而出,村民心里的疙瘩也解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