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保险到期 利息“跳水”

08.04.2016  19:57

由于银行利息下降,不少市民选择了其他的理财方法。元氏县的李先生就看到了一个赚钱的“商机”,一家保险公司的宣传单上写着:一年存一万,连续五年共存五万,第六年可以支取6.5万元。有这样的好事吗?李先生仔仔细细研究了宣传单后,决定要接住这个“馅饼”。

记者来到元氏,见到了家住元氏的李先生。他向记者介绍:自己在2010年购买了一份尊享人生分红型保险。正是当时保险公司业务员的宣传让自己动心了。

记者看到,在当时的宣传材料上清楚的注明:一年存一万,连续五年共存五万,第六年可以支取6.5万元。并且宣传采用二次升息,日计息月复利的计算方法,保证高息保本,存取灵活。正是看到了这样的宣传,李先生购买了多份这种保险。

听到这种说法李先生傻了眼,按照当时的宣传方法计算,李先生可以拿到7万元左右的利息,可是到头来李先生只能拿回本金。这让李先生无法接受。之后李先生多次找到保险公司,与保险公司多次交涉之后,保险公司支付了李先生本金又给了李先生五千元的利息。即便这样与当时的承诺的收益也有很大差距。记者了解到:当时给李先生推销保险的业务员是曹某,但是现在曹某已经离职,记者无法联系到该业务员。但是,在事发之后这位业务员给李先生出具了一份情况说明,在这份说明中业务员写明:当时我们都是按公司培训宣传讲的,因为刚刚进公司不久,给客户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

随后,记者来到了位于元氏的保险公司营业点。这里的工作人员对李先生遇到的情况一无所知。

因为负责人不在单位,随后记者电话联系了该营业点负责人。

该负责人表示会尽快给出答复,记者刚刚放下电话不久,李先生就接到了这位经理的电话。

在电话中,这位负责人没有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是一再强调最好自己解决,不希望媒体介入。因为无法得到确切的答复,记者再次跟随李先生返回石家庄市区,来到了位于和平路附近的保险公司总部,找到了负责处理纠纷的负责人。

截稿时,记者接到了保险公司打来的电话,表示已经与李先生达成和解,并对李先生进行了适当补偿。记者随后致电李先生,证实事情已经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