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治霾须提升执行力 让“APEC蓝”成为天空常态

03.12.2014  11:05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 段丽茜

    蓝天白云、晴空万里。连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6省市区采取的一系列减排措施取得成效,晴好的天气受到人们称赞,“APEC蓝”迅速成为热词。

    连续出现的蓝天,极大提振了人们治霾的信心。但是有人担忧,“APEC蓝”美好而短暂,减排、停产、限行、放假等强制措施不可能长期执行。怎样才能让“APEC蓝”成为天空常态?

     治霾必须提升执行力,必须坚守好“最后一公里

    保障APEC期间空气质量,京津冀区域采取了一系列“史上最严”的措施。“APEC蓝”的出现,则向整个社会表明,只要下定决心、采取措施、联防共治,雾霾是可以治理的。

    “包括我省在内,京津冀周边6省市区的保障措施都是基于对整个区域空气质量的考虑而制定的。”APEC会议河北省环境质量保障现场督导检查总指挥部总指挥、省环保厅副厅长殷广平介绍,在此次空气质量保障过程中,京津冀及周边6省市区联防联控力度空前。从长效机制看,此次最宝贵的经验之一就是相关省市区联合治霾的行动体现出一盘棋协同的步调。今后,推动建立跨区域联动长效机制显得更加重要。

    不仅是顶层设计层面,提升执行力,坚守“最后一公里”,在“APEC蓝”的出现过程中尤为重要。

    自10月31日起,我省5个层面的46个督导组到各地督查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从11月1日至5日反馈的情况看,虽然各地都召开了高规格的动员部署会议,但一些地方在重视程度、工作力度、责任落实上还有差距,特别是在县(市、区)层面,存在组织保障不力,工作标准不高等问题,尤其是缺乏“最后一公里”的执行力度和有效监管,存在执行力递减问题。

    为提升执行力,我省提出强化夜间督导、发现问题严肃问责。

    11月6日,全省APEC会议空气质量保障工作调度会提出“问题整改查处务必到位、企业减排措施务必到位”等“六个到位”。对发现的问题100%在新闻媒体上通报,100%进行查处和问责。相关设区市通报了发现问题的查处情况,其中石家庄市处理相关责任人29人,保定涞水县原住建局长被免职等。

    11月7日,我省要求各驻市巡查组加大暗查频次,每天必须保证至少一次凌晨暗查。11月10日部分地区出现AQI大于300的严重污染天气。第二天,AQI大于300的衡水、邯郸、辛集以及21个县(市)名单被公布在媒体上。我省还要求各地主要负责同志务必高度重视,亲自调度,立即采取一切手段和措施,全力改善区域空气质量,坚守好“最后一公里”。对措施不到位、空气质量未有改善、污染指数继续升高的,将严肃追究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责任。

    严厉的措施,促进全省落实减排情况整体向好,从最初平均一天发现20多起问题,到后来减少到只有几起。

    APEC会议空气质量保障成功实施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治污减霾关键是要把各项节能减排的要求、规定扎扎实实、不打折扣地落到实处。业内人士指出,铁腕治污的态度、壮士断腕的决心、雷厉风行的作风在APEC会议后更应持之以恒。今后,要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推动禁烧秸秆、企业达标排放、工地防尘抑尘等措施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提升各地、各企业的执行力,坚守好保障空气质量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