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这座城市到处充满着人间大爱

21.08.2014  12:19

孙瑞彬对胡玉兰拾重金不为所动的感人事迹做出批示

让这座城市到处充满着人间大爱

本报讯 (记者 赵元君 实习记者 刘 迪)家境困难的保洁员胡玉兰,在打扫楼道时,捡拾到一个装有30万元人民币的塑料袋,面对巨款,她不为所动,果断选择了报警寻找失主。胡玉兰的感人事迹经本报和《燕赵晚报》报道后,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8月18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瑞彬专门做出批示:“看了8月16日《燕赵晚报》关于胡大姐拾金不昧的报道,令人十分感动。特别是胡大姐家庭负担很重,捡到重金,却没有任何犹豫,立即上交,禁不住让人热泪盈眶。我们这座城市的百姓是多么好的百姓,人民是多么让人尊敬的人民!胡大姐就是这座城市人民群众的代表。要关心胡大姐的生活,帮助解决困难,要广泛宣传她的事迹,彰扬其高尚的道德情操,让这座具有光荣历史的城市到处充满着人间大爱。

胡玉兰是省会梦溪园小区物业的一名保洁员。8月15日,她在打扫卫生时,发现了一个装着几十摞百元钞票的塑料袋。“这么大笔钱,失主肯定急坏了,这钱,必须还给失主!”面对巨款,胡玉兰没有犹豫,立刻将钱交到物业公司,并在民警的陪同下将钱送到了桥西区西里派出所。经清点,这笔钱共有30万元!胡玉兰每月工资1400元,家中不仅有80多岁的老人和上学的孩子,还有为丈夫治病欠下的外债,30万元相当于她不吃不喝干18年!谈及感受,胡玉兰却坚定地说:“做人要对得起良心,不是咱的钱,一分也不能要!”(本报8月16日一版以《做人要对得起良心 不是咱的钱一分都不能要》进行了报道。)

胡玉兰事迹见报后,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新华网、光明网、河北新闻网、河北广播网、长城网、网易、新浪等多家网站纷纷转载。8月19日,市妇联为胡玉兰颁发了“拾金不昧”巾帼美德模范的荣誉证书,桥西区文明办也授予她桥西区“文明公民”的荣誉称号。昨天上午,市民政局和市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前去看望了胡玉兰,并分别为她送去救助金。省会文明办负责同志表示,胡玉兰拾金不昧的行为,是人性光辉的展现,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大家展示了省会人民的道德风貌。众多市民和网友纷纷盛赞胡玉兰拾金不昧的义举。邯郸市民李先生致电本报说:“这是一座让人感到温暖的城市,胡玉兰的事迹让我再次感受到了省会人民的善良。”网友“子夜离歌”发帖说:“她是我们这座城市的榜样,作为一名石家庄人,我由衷感到自豪!

近年来,我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城市精神,持续开展了道德模范评选、“文明公民标兵”评选、优秀志愿者表彰等活动,“文明榜样”点点滴滴善举,温暖着人心,滋润着城市,极大地促进了社会风气改善。“救火英雄”闫随顺、“好的哥”赵增军、“中国最美女警察”冯志宏、“白求恩式的好医生”张笋……这些好人好事无一不体现了省会人民日益提升的道德水准。

一大批道德模范雨后春笋般涌现,提振着石家庄人的精气神儿,也影响着石家庄人的言行貌。在“中国好人榜”和全国、省道德模范中,经常可以见到石家庄人的身影。一个人的壮举或许事发偶然,但一个群体道德素质的频繁闪光,却让我们看到了他们背后文明沃土的滋养。无数的“有名英雄”和“无名英雄”,在石家庄传递着奉献和友爱的“正能量”,掀起了互助与进步的时代新风,他们用最无私的行动和最朴实的情怀告诉人们:与时俱进、奋发有为是时代精神的主流,人心向善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

编辑: 孙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