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它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生长

09.10.2015  12:17

  母亲爱花,尤爱菊。

  每年春天,母亲都会把花圃的土细细翻过,然后浇水,施肥。之后会选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把花种拿出来,挑出饱满的撒进土里。母亲做这些的时候,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那严肃郑重的神情,好似在举行一个古老而庄严的仪式。

  母亲还会在院子中间单辟出一块地,来种植菊花。我们不解,母亲则说,菊花与众花品性不同,还是这里更适合它。听了母亲的话,我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母亲虽然爱菊,但总是站在远处欣赏,从来不凑到近前仔细端详。一次,我看到那些葳蕤盎然的菊花枝叶,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绿得发亮,心生喜欢,于是忍不住跑上前抚摸它们。

  母亲看见了,严厉地制止我。母亲解释说,菊花性凉,人手上的温度高,口鼻呼出的热气,会灼伤它的。尊重它们,不打扰它们,让它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生长,才是真正的爱菊。

  秋天到了,百花凋残,菊花却迎着微凉的秋阳张开了灿烂的笑脸,那怒放的花朵,好像跟怄了气,盛开得汪洋恣肆,清香四溢,看起来明艳,动人,绚烂之极。

  那些天,我家的院门便终日敞开着,邻居们,还有路人都进来赏花。母亲便烧了开水,泡一杯热茶送到他们的手上。如果有谁开口索要一株,母亲也不会拒绝,慷慨地答应一入冬就挖出来送过去。

  等到天气转凉,母亲就把那些菊花连根挖起,移栽到屋里。原本局促的住所,更是逼仄不堪。我们姐妹便忍不住抱怨。父亲则说,你们爱菊花,仅仅是爱它外在的美,你妈妈爱花,是爱菊花内在的品格。

  原来,外公是冯玉祥将军麾下的一名高级军官,国民党败退时去了台湾。“文革”时,有人说母亲是特务子女,逼着母亲交代问题,母亲不肯。后来,被贴大字报,被游斗,还被单位除了名,下放到乡下。面对这种种磨难,母亲仍然不屈服,从此,菊花成了她的心爱之物。

  古人云,梅兰竹菊是花中君子。而菊花,更是品格高洁。“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它不随波逐流,在萧瑟的秋风里,在隐然的寒意里,生机盎然,蓬蓬勃勃,浪漫热烈,把生命蕴藏的全部力量和美都展示给人们看。

  后来,母亲恢复了工作,生活环境好了,可母亲对菊花的爱却丝毫没有衰减。每到菊花开放的时节,母亲总会喊我们回去赏菊,高兴了母亲还会即兴吟几首咏菊诗。

  当我们离家的时候,母亲总会意味深长地说,做人要像菊花一样,不畏秋风横扫,不惧寒霜相逼,始终坚持自己的操守,守住做人的底线,既不傲世,也不媚俗,不卑不亢,像菊花一样,活出姿态,活出风骨。

  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我们姐妹几个都爱上了菊,更重要的都是养成了菊花一样的品格。我们相信,这种品质必将成为我们一家人薪火相传的财富,那高洁而芬芳的菊花永远盛开在我们的心田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