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

18.12.2014  14:46

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
——省内外17个创新驱动发展典型案例解析

      编者按
      目前,我省经济既面临全国共有的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带来的一系列挑战,又面临河北特有的产能过剩、大气污染严重、过分依赖资源“三大矛盾”,破解这些难题,最根本的要靠创新驱动发展。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12月17日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主题定为创新驱动发展。会上播放的省内外17个创新驱动发展典型案例,生动展示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的无穷魅力。今天,本报对这些典型案例进行精编后予以刊发。
      技术创新
      企业成功的核心动力
      目前,我国建立起空气质量监测日报和实时报的体系,190个城市向社会实时发布污染物浓度数据,而支撑这一庞大工程的核心技术产品,就来自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先河环保成立于1996年,当时市场上应用的都是落后的手工采样器,搞同质化竞争显然没有出路。他们确定了超前研发的创新战略,将目光锁定在下一代产品——自动在线监测系统上。2000年9月,先河环保成功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套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率先在我省11个市试用,随后在国家项目中得以全面推广。近年来,依靠顶尖人才和开放创新战略带动技术创新,先河环保逐渐实现技术积累。目前,他们的科研成果已全部实现产业化,形成了以独特产品取胜的新优势。
      同样依靠技术创新,邯郸曲周县诞生了享誉全球的天然提取物产业“龙头老大”——晨光生物科技集团。
      晨光集团由小做大、由弱到强的发展,来自技术创新的“三级跳”。近年来,制药、环保、粮油、饲料等行业的常规设备,经过晨光的集成创新,独创出一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天然色素生产线,实现了设备创新“一级跳”。当许多企业在为“辣椒去柄”而烦恼时,晨光集团已成功研发出辣椒带柄生产的新技术。仅此一项,就可年节约成本1.4亿元,实现了工艺创新“二级跳”。成本降下来了,如何满足高端客户的需求?晨光人历经8年,成功导入超临界萃取工艺,彻底解决了产品农药残留、苏丹红超标等问题,攻克了困扰业界多年的核心技术难题,一举改变了世界辣椒提取物的产业格局。
      新奥集团能源技术由低端向高端创新发展,其中的奥秘也是技术创新。
      近年来,新奥集团以清洁能源事业,召唤科技人才,引进研发团队,吸引了海外清洁能源领域专家58名,国内博士70人,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4名、河北“百人计划”专家3名,形成了千余人的技术研发队伍。他们以煤基国家重点实验室为起点,逐步建立煤气化、微藻生物能源、太阳能源、泛能网四大技术研发平台,涵盖了从实验室到小试、中试、产业化全流程,为科研人员创造了优越的研发条件。
      近年来,新奥集团每年都会依照技术规划,把不低于50%的可支配利润用于创新,技术入股获取的产业化收益全部投入研发,并通过对外技术服务获得收益作为补充,多渠道筹集研发经费。十年来,新奥累计创新投入超过50亿元。
      对技术创新的执著追求,使长城汽车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中国汽车品牌。在长城皮卡销售异常火爆的1999年,缺乏发动机制造技术的长城公司,受到了国内竞争对手封锁和国外技术垄断的多重重压。长城汽车认识到,要进一步发展,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动力。经过艰苦努力,2000年,长城汽车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台发动机,公司也因此成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第一个拥有核心动力的企业。近年来,长城汽车将技术创新作为突破口,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在汽车主被动安全、排放、振动噪声、新材料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2009年,长城汽车4款车型顺利通过欧盟认证,创造了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一次性认证车型数量之最,使长城汽车成为第一家进入欧盟市场销售的中国汽车品牌。
      产业创新
      科技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从焦到化,从基础到高端,关键在于企业要有自主创新的胆识和韧性。近年来,旭阳集团坚持站在全球产业与行业发展的高度,不断完善自身发展战略,倾力打造碳材料、芳烃新材料、新能源三大产业链,已衍生出50余种产品。产品技术含量不断提升,价值翻了3—20倍。为把产业链做大做强,旭阳集团将煤化工副产品在石油化工、生物化工、盐化工中进行高附加值利用,为其提供低成本原料和能源,逐渐形成“四化”合一的大化工产业布局。近年来,他们围绕高精尖、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进行了一系列研发,实现了核心技术的实质性突破,成功对外转让丙烯酸甲酯(MA)技术等科研成果12项,收入上亿元,实现了从买技术到卖技术的强势逆袭。
      创新,让衡水吹响了“无中生有”打造智能装备产业的号角。泰华集团是一家房地产企业,纳森集团是一家空调设备生产企业,他们把企业转型的方向都瞄准了机器人产业。为破解人才难题,泰华集团委托哈尔滨工大对34名工程师进行了专业科研培训,与中国科学院、哈尔滨工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2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固的产学研合作,相继建立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机器人重点实验室。纳森集团则高薪聘请35名在业界具有重大影响的工程技术人员为技术顾问,以技术入股的形式,吸引拥有30多项发明专利的业内专家王磊,到公司担任总经理。
      两个机器人项目的落地,带动了衡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目前,矿用智能装备、轨道智能控制系统、民用航空通道装备等领域23个项目正在洽谈或落地。复合材料、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快速升级,昊华中意碳纤维复合材料、春风集团高端铸造等一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于一身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业态创新
      依托互联网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
      依托互联网的新业态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全新的管理和生活体验。
      现代的城市人,都会遇到这些问题:上下班,堵车堵心;到医院,重复化验伤身费钱;游览景点,见人不见景。这些问题能否破解?秦皇岛联手国内顶级专业企业中兴网信,用不到两年时间,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地实际、实现多方受益、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成为住建部推荐的14个智慧城市建设案例之一。
      秦皇岛智慧城市建设从开始起步就注重顶层设计。该市采取“1+N”整体框架,即在一个综合公共信息平台支撑下,搭建N个应用系统。一期工程结合城市管理需求,构建了智慧医疗、智慧旅游、智慧交通、平安城市应用系统,今年8月已正式运行。其中,智慧医疗从整合县区、乡镇医疗机构着手,建设联接146家医疗单位的互联互通系统,打通医院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了电子病历和电子健康档案的全面共享,在全省率先实现社保卡、健康卡二合一,可统一就医、支付、报销。智慧旅游整合旅游监控咨询中心、电子商务平台、诚信商家联盟、秦皇岛旅游官网、游客智能手机APP等11个软硬件系统,免费WiFi覆盖全市所有景区,大大提高了游客自助游能力。智慧交通则从分析交通大流量数据着手,建设98台信号机、7个高点监控、15个违法抓拍点位和250套流量采集系统,搭建交警综合指挥平台,提高了道路通行效率。
      北京95081家庭服务中心是“智慧家政”的引领者。该中心以互联网的方式改造家庭服务业,通过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使客户和服务人员实现了线上线下对接。凭借服务平台,95081与传统家政公司开展加盟合作,几年时间就吸引了3万多家公司加盟。95081还抓住北京市建设智慧社区的契机,通过呼叫中心、网站、手机APP、微信、定制终端、数字电视等多个业务渠道,联合打造全市家庭服务业一体化创新平台,并开设社区直营店72个,实现线上线下有机结合,成为北京生活服务第一门户。截至今年11月底,累计已有近6000万用户通过95081家庭服务中心平台找到服务人员,年增长率超过300%。目前,95081家庭服务中心已在全国28个省市区,97个城市开展业务运营,去年交易额超过20亿元,稳居全行业第一。
      互联网的创新也成就了小米科技。成立4年时间,该公司就成为继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之后的中国第四大互联网巨头。
      通过互联网,小米一改传统企业“闭门造车”的研发模式,建立了米粉之家、小米论坛等网上社区,由公司专业的百人研发团队和数以万计的发烧友、论坛活跃用户等进行实时交流沟通,10万“米粉”成为不拿工资的设计工程师,实现了开放式的互联网研发。另外,与传统的手机销售渠道不同,小米产品只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售,不设实体店铺,这样最大地省去了中间环节,压缩了渠道和广告成本,所以小米手机的价格只是同样配置手机价格的二分之一左右。小米更多的收入是来自于小米软件和互联网增值服务。
      在“智慧城市”风起云涌加快发展的今天,“智慧乡村”的发展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依托电商,山东博兴县以往销路不畅的小手工进入了大市场。据阿里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3年,博兴县的湾头村和顾家村两个村的电商交易额达到了4.17亿元,手工产品由原来五六种拓展为30大类、1500多个花色品种,通过电商平台畅销全国各地,并出口到美国、日本、法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2013年首届“淘宝村”高峰论坛上,湾头村和顾家村还被命名为首批“中国淘宝村”。
      截至2013年,这两个淘宝村平均每户村民每年靠电商就实现增收6万余元。
      协同创新
      借力京津科技和人才发展新兴产业
      固安用“三招”下活了协同创新“先手棋”。第一招,全方位对接北京科技资源,清华大学来了,北京大学来了,北大博雅国际转化医学中心
      建成投用;中国科学院也来了,中科院博士后工作站正式揭牌……特别是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合作的航天产业基地,短短一年,就引进了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四院、五院、六院、九院五家院所,实施各类航天项目35个,入驻航天配套企业52家,形成了集航天技术研发、应用、服务一条龙的完整产业链。
      为点燃新兴产业发展“引爆点”,固安搭建了金融支撑平台、人才激励平台、技术创新平台、创业服务平台等“四大平台”,全链条构建创新服务体系成为固安推进协同创新的第二招。另外,为抢占世界前沿技术和新兴产业发展先机,固安由在本地“筑巢引凤”变为在海外“建巢育凤”,以“三步走”的模式,搭建了国际科技与国内产业对接的“绿色通道”,开始了“无中生有”的新探索。在美国硅谷“建巢育凤”成为其第三招。今年2月28日,固安县政府、美国硅谷湾区委员会、华夏幸福在美国硅谷共同签署合作协议,河北第一个国外高科技企业孵化器——华夏幸福美国硅谷高科技企业孵化器正式开园。
      磁县,位于我省最南端,曾依靠煤炭而兴。在煤炭产业走出黄金期、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机遇面前,如何跳出资源陷阱,走出一条创新驱动的新路?近年来,磁县与冀南新区区县一体、融合发展,积极对接京津,引人才强科技、调结构转方式,在科技和人才的强力支撑下,煤炭产业向高端精细化工延伸拓展,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加速崛起,装备制造等钢后延伸产业集聚发展。
      王增良,一个土生土长的煤老板;张卫江,天津大学的知名化工教授,两人相隔千里,又是不同领域,但因硼结缘,共同演绎了一段“无中生有、股权换技术”的产学研合作佳话。风险共担、联利共赢,这样的引进机制,已经被磁县众多资源型企业效仿和实践。美科公司与清华大学知名教授杨金龙合作,利用“清华大学陶瓷粉体球形化、空心化”技术,实现粉体材料、制品产业化,年贡献利税2.5亿元。美国科学院院士、千人计划特聘专家邓兴旺教授带来了国际水平的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团队,创建国家良种创制中心北方良种创制基地,拉动良种繁育面积20万亩。卓达新材集团利用其30多项国家专利,着眼于邯郸丰富的煤矸石、粉煤灰等尾矿和城市垃圾资源的综合利用,正在全力打造“百亿投资、千亿产值、百亿利税、十万就业岗位”的新型复合建材项目。
      模式创新
      以抓工业园区的思路抓农业园区
      “黄山归来不看岳”。不过,在安徽,黄山却输给了原本没有旅游资源的芜湖。最新统计显示,素有江东首邑之称的芜湖接待游客人数已经位居安徽第一。而这其中,名不见经传的大浦竟贡献了其中的1/4。
      大浦是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的新农村建设试验区,从开发建设之初就引入现代农业理念,以优质水稻、特色水产、高效园艺三大主导产业为基础,初步建成国家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现代农业休闲观光示范园,实现了“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产供销一体化。近年来,大浦把农业生产与农业旅游观光、农事体验、文化产业和娱乐休闲紧密结合,摆脱了传统农业单一的种植养殖销售产业模式,形成“以农促游,以游带农”产业发展格局,探索出了一条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抓住农业园区这个引爆点,素有“冀南棉海”之称的我省传统农业大县威县,建成了全省第一个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结束了“一棉独大”局面,并产生了强大辐射带动力。短短一年多时间,园区流转土地1.2万亩,入驻龙头企业19家,涉及育种、农产品加工、物流等多个产业,涌现出小威鸡翅、威旺蔬菜、冀雨荷莲藕等6大品牌,园区产值达到14亿元。
      威县农业园区在短时间内迅猛崛起,靠的是“用工业化思路抓农业,用工业园区理念抓农业园区”的理念。该县打破农业园区没有统一管理、科技研发、融资平台、营销服务体系的松散状况,探索推行管委会模式,专门负责土地收储、技术服务、对外招商等综合管理服务。通过管理模式创新,威县实现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突破。
      机制创新
      用政府权力的“减法” 换取创新创业的“乘法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区域经济崛起的生力军,在其成长过程中,最大的困惑就是有创新愿望但缺少创新能力,研发难、融资难等成为他们面临的共性问题,而这些难题的解决,仅靠企业一家一户“单打独斗”是难以实现的。这个空白谁来填补?2009年6月,石家庄市投资5.3亿元倾力打造的石家庄科技中心应运而生。
      这个坐落在石家庄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设有科技企业孵化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科技大市场三大功能板块。科技企业孵化器为初创期科技企业提供场地等一系列服务。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板块包括医药产业技术服务平台、大型仪器共享服务平台、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人力资源服务平台等,为在孵企业和全市科技企业提供研究开发、检测认证、知识产权、科技金融、仪器设备、人才支持等方面的系列化服务。科技大市场板块通过为供需双方搭建对接桥梁,促进了技术、成果、资金、产权等科技资源的“零距离”交易,满足了买方和卖方的各自需求。肩负着科技企业孵化重任的石家庄科技中心,为石家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搭建起腾飞的平台。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给了武汉东湖高新区“先行先试”的勇气。近年来,武汉东湖高新区着力推进“五个创新特区”建设,成为我国最具创新活力的园区之一。在破解成果转化难这一全国性难题方面,东湖高新区主动打破制度束缚,敢于先行先试,推出了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黄金十条”政策。创新创业是东湖最为自豪的基因。在这里,已经形成从大学校园到科研院所,从政府资助到天使投资的一整套创新创业孵化体系。目前,东湖高新区拥有产业技术研究院8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39个,省级和国家级产业创新平台466家,在孵企业3000多家。2013年,东湖高新区专利申请1.3万多件,相当于河北省全年专利申请量的50%。
      为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天津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明确了一系列管用、解渴、给力的扶持措施。“十二五”期间,该市共筹集财政资金200亿元,专项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同时,政府各部门支持企业发展的资金,也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倾斜。另外,他们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带动金融机构、各类股权投资机构、担保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入。
      近年来,天津市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对优秀孵化器最高给予200万元贴息支持,建起一批集孵化、转化、产业化功能于一体的高水平载体,形成特色明显、服务功能齐全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对新创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鼓励以知识产权等智力成果出资,实行注册资本“零首付”政策,非货币出资额最高可占到注册资本的70%。今天,科技型中小企业已撑起天津经济的半壁江山,成为推动天津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杀手锏”。

      来源:河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