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亭警方提示:警惕微信成为新型诈骗工具

22.07.2015  13:35

  本网讯(周小岚)眼下微信不仅成为交流新平台,也成为很多人现金交易新渠道。然而,近期微信诈骗案件多发。特此,乐亭警方罗列了六大类微信诈骗手法:

  一、利用代购诈骗。

  诈骗者声称能“海外代购”,待顾客付了代购款之后,诈骗分子会以“商品被海关扣下,要加缴关税”等类似的理由要求加付“关税”,等顾客钱付了,货品也收不到。

  警方提醒:还是到正规的网站上买东西,别只顾着捡便宜,实在不行还是到实体店吧。

  二、利用二维码诈骗。

  诈骗者以商品为诱饵,给顾客返利或者降价,再发送商品二维码,实则木马病毒。一旦安装,木马就会盗取应用账号、密码等其他个人隐私信息。

  警方提醒:手机不要随便安装不明程序,不要贪小便宜、吃大亏。

  三、假公众号诈骗。

  诈骗者取一个类似“交通违章查询”这样的公众账号名,一旦用户信以为真,向该公众号发送截图,会受到提示“需要提交你刚刚收到的”手机验证码“,若将验证码发过去,用户微信钱包的钱就会被立即转走。

  警方提示:对于各类公众账号要提高警惕,可与该账号官方联系求证,不随意进行交易,手机验证码一定要保护好。

  四、利用发红包诈骗。

  这种“发红包”的软件页面跟微信钱包十分相似,实际上是一种木马程序,在你点击关注这个公众微信账号时,对方已经获取了你手机里的个人信息,包括支付宝、微信钱包、网银等账号及密码,随后转走钱财。

  警方提示:不慎点击了这种“红包”,第一时间关闭手机网络,立刻修改网银、支付宝等密码,去正规手机售后部门刷机或重置相关系统,以彻底删除木马病毒。

  五、利用点赞诈骗。

  现在这种诈骗方法最多,一种诈骗是说集满多少个赞就可以获得什么礼品或是优惠,实际等集满了要求的那么多赞,去兑换礼品或是领取免费消费卡时,发现拿到手的奖励“缩水”了。另一种诈骗是有的商家发布“点赞”信息时,并不透露商家具体位置,而是写着电话通知,要求参与者将自己的电话和姓名发到微信平台,一旦所征集的信息数量够多了,这种“皮包”网站就会自动消失,目的是套取更多人的真实个人信息。

  警方提醒:对这种“点赞”的信息还是先查证一下,可打电话先咨询,必要时可把咨询答复录下来,防止商家“赖账”,也可实地查看,眼见为实还是很有必要的。

  六、盗号诈骗。

  此种诈骗与盗用QQ号诈骗类似,诈骗者冒充您的家人跟您联系,并以各种理由向您要钱。

  警方提示:勿急于汇款,及时联系微信好友,电话核实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