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快评:解决看病难要有信心更要有耐心

11.03.2019  20:03

  在3月8日举行的全国两会第三场“部长通道”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回答记者提问,再次明确建立分级诊疗制度、调整资源结构、合理分流患者是解决看病难问题的现实办法,强调推动“区域分开、城乡分开、上下分开、急慢分开”,回应了群众对于医疗健康事业发展的关切,指明了卫生健康行业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和方向。

  自2009年启动新一轮医改以来,围绕解决看病难问题,国家顶层设计逐步完善,方向路径日渐清晰,改革举措步步推进。各地在推行“四个分开”,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促进优质资源下沉、工作重心下移方面,摸索出一些可操作、可复制的经验。比如,北京市通过实施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将常见病患者逐步分流到基层,三级医院门急诊人次明显减少,逐步理顺就医秩序;贵州省远程医疗服务覆盖省、市、县、乡、村,让边远山区的老百姓离优质医疗服务更近了一步。实践证明,老百姓的看病就医难题已经有所缓解,卫生健康全行业应继续遵循既有路径,坚定进一步推进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同时,对于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全社会需要抱有足够的耐心。一方面,导致看病难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主要表现为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且配置不合理,基层服务能力短板尚未补齐,人才队伍建设依然薄弱。解决这些矛盾,既需要改善基础设施等硬件条件,更需要建立完善人才培养、激励、使用机制;既要压实各级政府责任,明确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又要转变医务人员服务理念;既靠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牵头实干,更离不开财政、医保、教育等部门群策群力。每一项任务的完成、每一个矛盾的解决,都非一日之功,需要秉持韧劲、久久为功,在这个过程中尤其期待群众给予更多理解和支持。

  另一方面,随着群众医疗需求不断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将长期具有稀缺性。解决由此产生的看病“相对难”问题,需要引导群众逐步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科学就医观念,形成有序合理使用有限优质资源的社会氛围。这一过程同样具有长期性,需要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政策传导和健康宣教。

  医改已进入“趟深水区、啃硬骨头”的关键时期,解决看病难有信心更要有耐心。信心缘于已经有了缓解问题的清晰路径,耐心则基于全社会对规律的理性认知。只要全社会齐心协作、勠力攻坚,就能形成改革的同频共振,让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越来越真切。

山东启用复工复学健康通行卡
  日前从山东省卫生健康委获悉,为有序推动复工复学,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