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人大常委会视察全市法院“一乡一庭”建设工作

11.05.2016  10:03

5月4日至10日,承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邢书印带领考察组一行8人对全市法院“一乡一庭”建设工作进行专项视察,并在市中院召开座谈会,市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刘光辉出席会议。

视察组一行先后到滦平、丰宁、兴隆、双桥、双滦、宽城等地法院,对“一乡一庭”建设及运行情况进行实地视察。分别听取了市中院和各基层法院关于“一乡一庭”建设情况汇报,旁听了中心法庭案件审理情况,查看了乡镇法庭工作台帐、案卷信息及相关工作制度,与当地乡镇党委政府领导、法庭工作人员、人大代表、群众代表、人民陪审员、案件当事人等进行了座谈交流。考察组一行对全市法院“一乡一庭”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提出了意见建议。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内司工委主任兰德龙指出,视察中,我们通过看、听、谈等形式深入了解了全市法院“一乡一庭”建设及运行工作情况,很受启发、很受教育、很受感动。全市法院 “一乡一庭”建设工作把“”送到了老百姓身边,对营造全社会尊法、信法、守法、学法、用法氛围,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建议加强对乡镇法庭的监督指导,向党委进行汇报,落实好法庭干警的职级待遇。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研究室主任叶振宇指出,“一乡一庭”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建议将乡镇法庭打造成干部接地气、长见识、提能力的舞台,营造“小法庭、大法官”的工作氛围,探索创新“一乡一庭”工作机制,提升工作水平。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法工委主任相文举指出,“一乡一庭”是社会的新生事物,是全省法院系统的创新举措,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便捷了群众诉讼。建议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加大对法庭人、财、物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的职能作用,着力缓解全市法院“案多人少”难题。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选任代工委主任郭保童指出,通过此次实地视察,我们看到全市法院“一乡一庭”建设工作健康有序开展,亮点频闪,充分说明了两级法院党组工作作风过硬,执行上级法院精神部署雷厉风行。建议认真总结乡镇法庭成功经验,充分整合乡镇司法所等调解力量,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为全省法院提供借鉴。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邢书印指出,“一乡一庭”建设替政府解忧、替百姓解愁、为群众解困,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鲜活成果。全市两级法院将“一乡一庭”建设纳入党组重要议程,抓推动、促落实,主动参与社会治理,积极化解矛盾纠纷,人员、力量向基层延伸,工作重心下沉,探索出了成功的经验做法。同时,邢书印副主任对全市法院“一乡一庭”建设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总结经验,完善功能。认真研究谋划“一乡一庭”建设工作,继续抓实、抓好,确保提高,突出成效。要综合考虑地域、人员、案件数量等因素,因地制宜、因地施策,充分发挥维稳综合效能。二是要巩固成果,抓好落实。在现有工作基础上,着力解决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相衔接、人民陪审员培训使用、中心法庭审判延伸等问题,使其制度化、规范化,积极探索建立司法改革后乡镇法庭工作新模式。三是要加强宣传,合力推动。市中院要积极向党委汇报,争取政府等相关部门支持,形成由法院单一推动向党委政府共同推动模式转变。市人大相关部门要认真总结全市法院“一乡一庭”建设经验,形成专题报告,向省人大常委会进行汇报,研究解决“一乡一庭”建设中遇到的难题,推广全市法院工作经验,形成强大的推动力。

责任编辑:马红娟  

文章出处:河北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