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处校园绿化工程建设成果显著

22.04.2015  14:40
根据校园总体规划要求和学校资金情况,校园规划处于3月份开始在北辰校区进行绿化工程的建设。学校绿化体系的规划强调“景观生态网络”的建构,以建筑组团间的绿地、庭院绿化为绿化“点”,以数条景观轴为绿化“线”,以横贯整个校园的曲水面为绿化“面”,点线面的结合构成整体框架。绿化生态景观与周围道路、建筑物、构筑物等相协调,努力打造树成林、水成景、乔灌草相结合的多层次稳定的自然生态环境。今年栽种的苗木品种共计30余种,其中乔、灌木约2670株,宿根花卉近4000㎡。充分考虑天津的气候条件,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乔灌结合、草木搭配”的原则,使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混交,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有机结合,营造自然、清新宜人的校园环境。 校门口和中心广场是学校的门户和标志,作为重要的景观节点,其绿化以丰富苗木品种、错落花期为目标,力争实现树种多样性、季相多样性、植物群落多样性的效果。校门外两侧采用西府海棠、美国海棠、独本黄杨球为主要树种,配以红碧桃、木槿、大花月季等;校门内两侧种植了紫叶李、金叶女贞球、丛生紫薇等共计13个品种;在中心广场补种了碧桃、山桃、金银木等苗木。绿化完成后,校门内外景色和谐统一,由外入内,景色层层递进;中心广场也将成为有着丰富文化内涵和学术魅力的标志性空间。

位于学校北侧的体育运动区靠近津永公路,路边较荒凉、缺少生命力,选择速生杨树进行栽种,长成后可以起到隔离道路噪音干扰的作用,同时对学院教学实验区、东西区学生生活区等景观节点加强了绿化,栽种了海棠、圆蜡、法桐等品种,在保持校园整体环境和谐统一的前提下使各个功能区拥有自身独特的生态景观。

体现我校精神风貌和浓厚文化气息的学熙园,其湖南岸的绿化以种植各类桃树为主,辅以法桐、垂柳、睡莲等11种植物,塑造成一个小型的桃花堤,为师生课间学习、交流、休憩创造出优雅舒适的环境;塔楼作为传承学校历史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周围苗木较为稀疏,本次绿化在塔楼周围进行了补种,增加了美国海棠、连翘、矮本金枝槐等12种花灌木和金叶莸、蓝花鼠尾草、马蔺等6种宿根花卉,种植后多种植物的冠形、花色、质感整体搭配,层次分明,色彩丰富。学熙园将与即将建成的图书馆以及东区景观带共同组成校园中轴线上的生态景观廊道,成为校园一道最为靓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