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艳玲畅谈新戏《赵佗》聚国粹风采 展燕赵风骨

29.07.2014  12:16

本报记者 王 欣

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裴艳玲领衔主演的新编京剧《赵佗》,将于8月1日晚在石家庄人民会堂上演。该剧是河北省京剧艺术研究院继《响九霄》之后,汇聚精英创作团队,为裴艳玲量身定做的又一部重点剧目。日前,裴艳玲在其办公室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身为导演和主演,她对这部新作底气十足:“这是一部将大题材通俗化了的传统京剧,艺术性上比《响九霄》要高,想看京剧真功夫的就来吧。

一个百姓爱看的“老乡故事

史书记载,赵佗为恒山郡真定县人,也就是现在的正定,至今在石家庄市新华区赵陵铺镇的赵佗公园内还保存有赵佗先人墓地。谈及排《赵佗》的初衷,裴艳玲说:“《响九霄》之后,我一直有点遗憾,因为它是一部现代戏,很多京剧中的传统功力没有用上,演起来不是很过瘾。还有,如果想拍一部真正的京剧,还是得靠传统戏。作为一名河北人,我就往河北本土故事上挖掘,很快就想到了咱们市区的赵陵铺,赵佗这个人物形象一下子就冒了出来。就他了!”

记者了解到,《赵佗》的故事取材围绕河北特色,选题突出燕赵风骨,情节起伏跌宕、耐人寻味。全剧以主人公赵佗81年的岭南岁月为主线,期间战争与和平几番轮回,反复较量,使人在思考战争意义的同时,深刻体会到和谐的可贵和人性的向善。

关于题材的设置,裴艳玲表示:“作为艺术工作者,其创作的作品只要讲出老百姓心里想听的话,这个戏就有生存的可能。其实,这个戏好几年前就动笔了,如何在大时代、大背景下讲述一个老百姓爱看的、能看得懂的故事,可花费了我们不少心思。第一稿2010年出来后,前前后后、大大小小改了13稿,到现在我们还在精心打磨,领导这么重视,观众这么爱护我们,得有拿得出手的东西才行。

一部文武兼备的传统好戏

从青年到老年、从将军到侯王;从小武生到大武生,从长靠武生到耄耋须生,《赵佗》中,一向以短打武生为主的裴艳玲,穿上了厚底鞋,披上了大靠,还展示了自己苦练多年的“击鼓绝技”,唱腔更是集京剧经典之所长,这些都是传统戏中要劲儿的活计。面对这些苦差事,已近古稀之年的裴艳玲乐在其中,累了也咬牙坚持。“我父亲常说,出力长力,这点功夫我还能胜任。穿厚底儿、大靠演的时候是挺累的,但一部好戏是万万不能缺武戏的,尤其是京剧,没有武戏就缺半台戏。赵佗一开场就是一段武戏,堂鼓一响,很有气魄,很振奋。

说起裴艳玲在新戏中亮出的另一个绝活,就是“打鼓”,戏的开头有一段战鼓,最后有一段太平鼓,都是她苦练多年才敢拿出来展示的。“我这个人比较笨,只有把一个本事练的闭上眼也能耍,才敢拿出来见人。”她笑着告诉记者,“我小时候特别喜欢《击鼓骂曹》,可是自己是‘阴阳锤’,两个手劲儿不一样大。后来暗下决心,拜小字辈的为师,一个礼拜使劲儿学才学三个鼓点,一直练了两个多月才摸到点儿门道,你看我办公室的椅子,扶手都被我敲掉漆了。”在《赵佗》中加上“击鼓”的戏份儿后,裴艳玲更是把两个小木锤儿带在身边儿,随时练习,最后竟把背包戳出了一个洞。

一份追求不止的艺术情结

赵佗》是裴艳玲第一次做导演,谈起导演心得,她说:“从一开始,我就说,这部不搞大场景、大制作,要以展示京剧的艺术性为主。但是不搞大制作绝不是将就,也不是糊弄观众,因为舞台装饰虽然简单,但其艺术性丝毫不简单,拿出来的全是真玩意儿。我可以自豪地说,这部戏中每一件戏服、道具都可以用在任何一个传统戏中,这就是循环利用。

儿是一根连心线,牵着娘的心尖尖。画上佗儿不说话,一年三百六十天……在《赵佗》中,这首儿歌的旋律贯穿始终,这是裴艳玲导演的精心之处。“在大的时代背景下,最容易打动人的莫过于亲情和爱情,《响九霄》中我们说了一段爱情,《赵佗》中的主线就是赵佗和母亲的感人亲情,这首儿歌的旋律就是穿起一段段亲情的线,让这部剧更加连贯、和谐。

关于“演而优则导”的话题,裴艳玲快人快语:“什么叫导演?我只知道很多的京剧前辈,不管从修辞、场次安排、服装、音乐上,都做了后人的楷模。梅兰芳对旦角头饰的改良,尚小云对盔头的妙用,还有李少春的名作《大雪飞》,有哪一个是导演导出来的?”她表示,不论是做演员还是导演,只要对戏曲的发展有好处,都可以勇敢尝试。

在戏曲舞台上,一部戏连文带武全部拿下,除了裴艳玲已是绝无仅有。裴艳玲笑称:“我这劲头儿上来了,戏头儿也就上来了。”明年,她还要排一部新戏,改编自《打渔杀家》,初步定名《渔夫恨》。“我虽然年龄大了,还要一如既往,大家看我都快70岁了,但是我自己还当自己是7岁,且打且唱呢!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