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时间:7名学生被骗几十万 网贷进校园 大学生要当心

19.04.2016  10:41

骗子的手段不断翻新,稍有不慎就可能上当,同样遭遇骗局的还有在长春上大学的小刘。

这部崭新的iPhone 6S PLUS手机,就是长春某高校大学生小刘通过“校园网贷”换来的,本以为能白得一部手机,结果,却欠下巨额贷款。事情还要从去年11月说起,小刘看见同学小孙,手中拿着一部崭新的iPhone 6S PLUS,一打听,竟然是一分钱没花白得的!

小刘说,他了解到这种做“分期付款”业务获手机的方式,简单说,就是用自己的身份信息,购买几部分期付款的手机,而付款的钱,根本不用自己还,前三个月的分期付款,都由经办人李某偿还。三个月后,李某会通过内部人员,把相关购买信息销毁,这本帐相当于蒸发,谁也查不到。这事,听起来像天方夜谭,小刘也是半信半疑。可当他看到同学小孙手中这部心仪已久的手机时,小刘决定试一试。

不花一分钱,就能白得一部手机,不仅小刘心动,学校内还有6名同学,也表示想办理这项业务。同学小孙帮忙联系了经办人李某。双方约在一家宾馆见面,见面后,李某表示必须先提供身份证和银行卡信息,使用这些信息贷款购买手机,并一再向同学承诺,不要担心还款的问题,这笔钱,不需同学承担。随后几天,李某带着7名同学办理了分期付款购买手机的业务。办好所有的业务,小刘果然得到了李某承诺的一部iPhone 6S PLUS。不仅如此,事后第一个月,李某还如约给小刘的银行卡里打去了3500元钱,用于还款。就在同学们觉得占到便宜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李某突然消失了。

眼看第二个月的还款日就要到了,心急如焚的小刘慌了神,他急忙找到了介绍人小孙,没想到,同学小孙也办理了五个分期付款,一共要还三万五千元。

小刘说,经他贷款购买的六部iPhone 6S PLUS手机市价约4万元,加上1万元贷款,总共有五万多元的债务。平均每月要还3500多元,而自己每月生活费才1000元,根本无力偿还。到现在,他和同学已经拖欠了好几个月的贷款未还,每天都要产生利息和滞纳金。目前,几名同学已经向警方报案。

而河南一名在校大学生,也因通过网络贷款赌球,结果血本无归无力偿贷款,最终跳楼自杀。记者也发现,现在各种“网络贷款”在高校流行,因为存在审批条件宽松、放贷快的特点,所以很容易被大学生接受。

对于网贷进校园,在校大学生的看法不一,一方面,校园贷款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学生消费需求。但也容易滋生大学生过度消费,无力偿还的恶性循环。

那么,既然学生偿还能力有限,为何校园网贷平台放心将资金无审核借贷给学生呢?有法律专家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对于信贷公司来说,开发学生贷款的营销成本极低,有利可图。

专家表示,网络贷款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如果使用得当,大学生群体也能从中受益。不过,对于其中隐藏的各种风险。家庭、学校以及金融机构也需要在理财观念和适当消费加强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