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桥女孩一次变出18只鸽子 被称为“白鸽女孩”

19.01.2016  23:05

丁洋在表演魔术《变鸽子》。 网络图

□本报记者于海宁 通讯员康学翠

前不久刚刚结束的上海国际魔术节大师赛中,一位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女孩让人印象深刻,她是唯一被邀请参赛的中国人,她表演的魔术《变鸽子》获得了银奖,博得了阵阵喝彩。她叫丁洋,27岁,沧州吴桥人,江苏省南通市魔术团副团长。接触魔术7年多,她凭借着自己不断创新的魔术《变鸽子》,在国内外魔术赛事上崭露头角,也因此获得了“白鸽女孩”的称号。

一次意外 弃杂技练魔术

我从小练杂技,因为训练时的一次意外,不得不告别了杂技舞台。”丁洋看起来很文静,齐耳短发,化着淡妆,说话就笑。聊起魔术,她先说起自己的杂技生涯。

因出生在杂技之乡吴桥,她自小苦练杂技,心中的梦想也是在杂技舞台上一展风采。2005年,江苏省南通市少年杂技团来吴桥挑选杂技学员,那时丁洋正在北京演出,听到消息,立即赶回面试,当时招生人数已满,但因丁洋相貌、形体、基本功等各方面条件不错,被破格录取。带着自己的梦想和家乡人的期望,丁洋来到南通,刻苦训练。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6年,排练《排椅》时,层叠的椅子突然从高空坠落,正好砸中丁洋,致使她的腰骨严重挫伤。“当医生告诉我以后不能再表演杂技的时候,我一下子就哭了。”丁洋回忆,支撑自己多年刻苦训练的梦想,因为一次意外土崩瓦解。

在家休养了一年后,团里决定送丁洋去连云港拜著名魔术师汪奇魔为师。自此,丁洋走上了魔术之路。

几番努力 《变鸽子》多次变脸

2008年5月,丁洋开始接触魔术《变鸽子》,老师教了一周后,她开始独自练习,两个月后,她回到南通市少年杂技团。“魔术的路要想走远,你必须创新。”南通市少年杂技团团长周旺东曾对她说。

丁洋说,老师教的是变鸽子,后来她就一直围绕这方面钻研,把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与鸽子联系起来,从走路的步调到听到的音乐旋律,她都会想出点子,并尝试着应用到变鸽子的节目里。为了创新,丁洋每天都在琢磨、练习,除了练习身形手法,她还自己做魔术服,精心在里面设计制作“机关”,为了达到自己构想的预期效果,她会不断地改服装、改流程,直到自己满意。

变鸽子是一个非常老套的魔术,但丁洋使它有了新意。以往的魔术师都是一只一只地变出鸽子,她却两只一起变出。而且,丁洋还是目前世界魔术师中变鸽子数量最多的人——18只,这让很多身材高大的男魔术师都感到惊讶。

2011年,她在一个月内取得了杭州西湖第二届国际魔术节和上海第七届国际魔术节的金奖;2015年取得第九届金菊奖第六次魔术大会金奖及第九届上海国际魔术节大师赛银奖……

心中夙愿 回家乡吴桥演出

丁洋活跃在国内外的魔术舞台上,有很多难忘的经历。准备金菊奖比赛时,儿子只有五个多月,那些日子,丁洋都是一边喂奶一边训练,每天都很累,但又觉得无比幸福。

一次去美国演出,因为鸽子不能带出国,和别的魔术师借,也借不到那么多只,最终购买了22只。赛前半月,她每天把自己关在屋里抓鸽子,一抓就是两个小时,中间不休息,手背上都是被鸽子抓伤的疤痕。功夫不负有心人,丁洋的演出非常成功。很多外国人竖起大拇指夸奖她:“不愧是‘白鸽女孩’!

丁洋说,练习《变鸽子》魔术,首先要与鸽子成为朋友。她给每只鸽子都取了一个名字,训练之余就与它们“交流”。

如今,丁洋任南通市魔术团副团长。工作之余,她经常会回老家吴桥看望父母,看看家乡变化。她说,她有一个心愿,就是回家乡,为父老乡亲表演一次魔术,这是她最想登上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