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水兽被盗垃圾遍地 邢台明代百泉大石桥尽显破败(图)

10.10.2014  10:42

  邢台南和百泉大石桥,经年过后,繁华不再,倦态尽呈

  邢台南和百泉大石桥镇水兽被盗后的遗留现场

    燕赵都市网驻邢台记者张会武文/图

    新闻提示:始建于明代的河北省邢台南和百泉大石桥,经年过后,繁华不再,倦态尽呈。近年来,又接连遭遇镇水兽被盗和生活垃圾的肆意掩埋,一座承载历史风华的古石桥,行至今日,竟遇到倒逼消失的尴尬。所幸,在民间文保志愿者不遗余力的吁求下,当地文保部门欲将其重点保护。

  现状:镇水兽被盗与垃圾侵蚀

  百泉大石桥,位于南和县治西北4.5公里,该县河郭乡樊牌与桥西村中间原百泉河上。因桥为石结构拱形建筑,共五孔,所以又称为“河郭五孔桥”。

  如若没有民间文保志愿者的带路,包括燕赵都市报记者在内的许多人从此路过,也不会向它多看几眼。

  它几乎快看不到了。

  由于百泉河早已改道,石桥已废弃,周围建起了村民住宅。石桥的南侧已被深埋,上面修起了一条马路,桥体高于地面约1.5米,上面长满杂草。北侧还能大体看出石桥的拱形摸样,也只有三孔显露于外,周遭都是当地村民肆意倾倒的生活垃圾,几近掩埋。

  68岁的村民刁冬琴告诉燕赵都市报记者,在前几年,这座桥虽显破败,但仍有保存完好部位,比如在仅存的第二、三、四孔,拱顶部南北两侧共雕有兽面辅首六个,长45厘米,宽40厘米,雕刻精致,造像逼真。但在去冬今春,这些兽面辅首竟然接连被盗,从现场判断,被盗手法野蛮生硬,“硬生生别走了”。当地村支书亦满怀遗憾,“如若这种局面继续,这座桥恐怕要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