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警方32小时解救被拐女童

17.05.2016  11:27

  5月15日,河北衡水。一天两夜的阴雨过后,阳光明媚。
  8时许,衡水市公安局桃城分局大门前,两名彝族装束的女子——失踪女童的奶奶和妈妈,正和民警一起,等待着办案民警的归来。
  车子尚未停稳,两名女子就冲上前去。当民警小心翼翼地将刚刚睡醒的孩子递到她们手中时,奶奶和妈妈紧紧抱住孩子,喜极而泣。
  随着犯罪嫌疑人的落网,这起牵动衡水人民心绪的拐骗女童案,经过办案民警近32小时不眠不休的艰苦奋战,终于成功告破。

失踪:全市牵情
  女童火车站失踪,警方迅速处警,并通过“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征集线索
  5月13日17时许,桃城分局车站派出所接到一名市民的报警电话,说是在火车站帮助几名途经衡水又没有手机的彝族同胞报警。原来,当日下午,来自四川的彝族同胞一家八口在衡水转车。16时许,其中两名大人带着孩子在火车站广场的一片草坪上休息,由于连日奔波,两名大人居然都睡着了,醒来发现一岁半的女童不见了,遍寻未果之后,心急如焚的一家人才找好心人帮忙报警。
  接报后,桃城分局车站派出所和桃城分局刑警大队车站中队民警立即赶赴现场调查,并将案情上报。省公安厅刑侦局工作组赶赴衡水,协助衡水公安机关成立专案组,开展侦查工作。
  通过调看火车站广场的监控录像,专案民警发现,女童是被一名陌生男子抱上了一辆三轮车。经排查,民警找到了三轮车车主。据其讲述,嫌疑男子抱着孩子在市区利华市场附近下了车。民警随即对利华市场及周边区域展开细致摸排,终于在一辆面包车车底发现了失踪女童的帽子和外套。
  为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协助警方寻找线索,专案民警通过上线试运行的“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发布了女童被拐的消息。一时间,从公安民警到普通群众,信息迅速传播,同时,包括人民日报、人民网、河北公安等众多官方微博、微信对此进行了转发关注,成千上万善良的人都牵挂着被拐女孩的命运。

追捕:千里辗转
  嫌疑人为躲避追踪,中途下车、不走高速公路、多地辗转;民警一路追查,成功抓获嫌疑人
  夜色渐浓,天又下起了雨,气温骤降。然而,此时的专案民警却像上紧了弦的发条,一刻不停地飞速运转,走访摸排、查看录像、分析轨迹……晚饭没吃、衣服湿透,都全然不顾。
  当日23时许,专案民警查到了犯罪嫌疑人离开衡水所乘坐的出租车。据司机讲述,嫌疑人原本说去山东德州,但走到河北景县龙华镇便下了车。事不宜迟,专案民警立即转战景县。
  在景县龙华镇,专案民警工作到14日2时,几乎查遍了火车站、汽车站及重要路口的监控录像,仍没有发现犯罪嫌疑人的行踪。民警分析,既然嫌疑人声称去德州,那么很可能他的目的地就是德州,在龙华下车不过是障眼法。因此,德州这个地方绝不能放过。
  14日4时许,民警抵达德州,查遍重要位置监控,结果还是一无所获。警方判断,出租车是嫌疑人离开德州最有可能乘坐的交通工具。
  9时许,民警来到德州广播电台,向整个德州的出租车司机发出了协查信息。
  12时许,案件侦查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德州一出租车司机打来电话告诉民警,13日18时左右,他载着与警方描述特征相符的男子和孩子去了河北邯郸。他之所以对这名男子印象较深,是因为此人坚持不走高速公路,在行驶途中还不时给司机指路。
  17时许,奔赴邯郸的专案民警行至河北邢台。这时,专案民警获得准确线索,犯罪嫌疑人目前已经不在河北邯郸而是到了河南郑州。
  19时许,专案民警抵达郑州。在当地公安机关的配合下,民警迅速摸清了犯罪嫌疑人的藏身之处——新郑市龙湖镇某小区。
  经过周密部署,15日零时许,专案民警果断出击,一举将犯罪嫌疑人抓获,被拐女童安全获救。至此,近32个小时没有合眼的民警长舒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