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河西地热工程回灌技术填补河北省空白

25.10.2014  15:07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李巍)采暖季即将到来。近日,在 衡水 河西地热井地热资源保护工程现场,省地矿局第三水文工程地质大队(以下简称水文三队)的工作人员开始检查各项设备的运行情况,为冬季取暖做准备。为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确保地面不发生沉降,他们在地热开采过程中采用了一采一灌对井开发模式,填补了我省第三系孔隙热储生产性回灌技术的空白。

    河西地热井地热资源保护工程由水文三队地热研究中心自主设计实施,地热水开采除砂后进入分水装置,一部分用于宿舍小区直接供暖,地热尾水用于洗浴,另一部分通过板式换热器交换热量、水源热泵调峰、热水循环为办公区和宾馆供暖,总供热面积为32793.85平方米。水文三队队长王志刚介绍,为提高地热资源的利用率,他们采用了一采一灌对井开发模式,地热尾水经过二级过滤,再经排气装置排放出存在于回灌水中的气体后,最后将符合回灌要求的地热水回灌至回灌井中,自然回灌的稳定回灌量可达35立方米/小时,回灌水平省内领先。

    据测算,河西地热井地热资源保护工程一个取暖期能节约燃煤1052吨,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悬浮物粉尘排放分别为2510吨、17.88吨、6.31吨和8.42吨,且运行费用低至12.54元/平方米,节能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