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安监局标本兼治打造安全监管新格局

10.11.2016  09:04
  2016年,衡水市安监局严格落实国家、省、市安全生产各项方针政策,系统性谋划、创新性布局、标准化落实,突出标本兼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具体做法为:
  首先做到“治本为上”。强化责任是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根本,今年以来,市安监局从企业和党政两个层面着手,强化安全责任落实,一是在全市创新性的开展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年”活动。出台了《衡水市生产经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实施细则》等文件,将“十大管理体系”作为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基本标准,要求企业开展创建和自查自评,为确保工作深入开展,市政府主管副市长带队组织观摩全市13个县市区25家企业责任落实情况,将观摩评比分数纳入半年考核,通报各县市区委书记和县长,并抄送市委组织部;二是在全市大力开展县域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为落实各级各相关部门安全责任,市安监局在全市五个层面(县委、县政府和县安委会,县直部门,乡镇,村居,企业)开展县域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明确规范标准,要求每个层面均按照责任体系、制度建设、制度执行三个方面进行规范,实现安全责任体系化,安全管理制度化,制度运行规范化、流程化、痕迹化。
  二是做到“治标为先”。市安监局始终坚持“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的监管理念。一是坚持关口前移,强化风险管控。在全市“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年”活动中,要求重点企业按照标准将风险分为四个等级,提前辨识预判岗位、企业、区域安全风险,将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明确到公司、车间、班组、岗位,设置“危险因素辨识卡”和“危险因素自查表”,有效防控各类安全风险,把安全风险管控在一线。二是加强过程管控,强化隐患排查治理。要求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和规模以下危险性大的企业强化隐患排查,按相关标准制定排查清单和事故隐患分级,通过网络信息系统实现隐患排查、登记、评估、报告、监控、治理、销账的全过程记录和闭环管理,防患于未然。
  三是做到措施整合,确保“标本兼治”落实到位。市安监局在注重“标本兼治”各项工作相互融合的同时,多措并举,力求将工作落到实处。一是深化督导。明确每个局领导分包2-3个县市区,深入到各县市区督促各项工作规范化建设;二是强化专家验收。积极发挥第三方技术专家特长,相关工作验收中不但要求各县市区提供工作汇报,更要提供专业评估报告。三是运用信息化管控。在隐患排查工作中推行安全隐患网络信息化管理系统,做到隐患实时统计、管控;四是严格考核。将“标本兼治”各项工作列入年度考核内容,奖励先进、督促后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