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创新特设安全专项治理工作纪实

07.01.2015  18:21

1+1大于2

——河北省衡水市创新特设安全专项治理工作纪实

      □ 闫小静 李蕊杰

      本报记者 王 越

      “这种治理模式真不错,通过对一个企业进行深度解剖,带动整个行业进行自查自改,既提高了企业安全生产意识,又提升了整个行业的安全水平,真是一举两得。”河北景化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景化化工)总经理艾之明说道。

      被艾之明认同并称赞的模式,正是衡水市为贯彻“河北省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治理工作动员部署会”而创造性推出的特种设备治理“1+1”工作法。

      据衡水市质监局局长郭磊介绍,“1+1”工作法,就是通过召开一个现场会,对某一个行业中的一家典型企业进行全面解剖,检查其在生产过程中的运行安全,尤其是特种设备存在的问题,同时让行业内其他企业现场会诊并对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以此达到整顿提升整个行业安全水平的目的。

      2014年11月23日,记者跟随衡水市质监局特检科工作人员来到晋煤集团冀州银海化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银海化肥),管线林立的工厂正在加紧生产。该厂生产设备管理副总经理吴清水指着厂内一片纵横交织的管道说:“这就是我们刚刚整改过的管道,要不是这次进行整改可能这段管道到现在还没法进行检验,也不知道里边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衡水质监局特检科科长刘满准介绍,银海化肥及该市几家化肥企业由于建厂早,当时国家对压力管道没有进行监管,导致企业内有部分压力管道因没有设计图纸从而一直没有检验。2014年8月12日,特检科工作人员组成检查组,深入银海化肥对特种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工作人员从设备使用状况到巡查登记表再到隐患排查治理台账一个不漏地进行检查。

      “通过检查,我们发现该厂有煤气管道4162.4米由于资料不全的原因一直没有进行检验,但是这段管道却一直都在使用,为了确保安全、减少隐患,我们当即做出了让企业停止使用这段管道的决定。”刘满准说。

      2014年8月15日,衡水市“1+1”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启动仪式暨特种设备专项治理现场会在银海化肥召开。副市长王世昆正式提出了“1+1”工作法:“通过采用深度剖析一家企业、整治规范一个行业,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探索建立一套针对性强、可复制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衡水各县(市、区)主管安全的副县(市、区)长、安监局长、质监局长以及50多家化肥、化工企业负责人在内的100多人参加了会议。

      监管部门、同行企业就银海化肥特种设备存在的问题及行业共性问题进行了现场剖析。参会人员不时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重点内容,有的则拿出录音笔悄悄按下录音键,有的则拿起手机拍下现场画面……

      会后,银海化肥立即进行了整改。据吴清水介绍:“8月16日,该厂就对4162.4米未检压力管道进行了及时检测整改,在整改过程中对6处没有焊透的接口地方进行了焊接,并在质监局的协助绘制、补充管道资料,顺利通过了特检所的检测。

      “通过专项治理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安全生产意识,促进了安全生产,还解决了我们厂的一块心病,以前这段管道因为资料不全一直不能进行定期检验,现在通过整改我们总算放心了。”吴清水高兴地说。

      在银海化肥看到的一幕,深深触动了景化化工的艾之明。会后,他们立即投资400多万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整改。艾之明说:“我们参照现场会上质监局对银海化肥所存在问题的总结和解剖分析,回来之后对企业特种设备进行了全面检查,对发现问题的起重机械、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进行全面整改,其中压力管道整改690条,涉及长度24100.9米。除此之外,我们还举行了事故紧急演练、制定了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明确到人。

      发现问题是前提,解决问题才是关键。会后,一个个行业、一个个区县便迅速投入到“1+1”整治工作中。

      2014年9月11日上午,开发区质监分局局长赵莉萍带队到衡水中盛工程橡胶有限公司进行试点解剖。

      2014年9月15日,饶阳县质监局组织行业企业在河北喜奥保健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了特种设备“1+1”专项治理活动。

      1+1>2。“1+1”工作法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安全,而是一个行业的提升,更是一个区域的安全保障。据悉,自推行特种设备“1+1”治理模式以来,衡水市质监局已完成了危化、电梯、气瓶充装,以及冷库在用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方面的解剖治理,并带动全市120多家企业主动完成了特种设备安全整改,提升了全市特种设备安全水平。《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