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发展一招鲜】衡水市“三区同建”让18万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17.10.2015  09:06

工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园、新型农村社区,衡水市“三区同建”破解新型城镇化难题。

走进枣强县李进伯村新型社区,6栋淡蓝色的楼房掩映在绿野之中,社区里医务室、小超市、活动中心一应俱全,还专门建设了农村特色功能区,各种农机具整齐摆放。村民李红岗热情地带记者去他家参观。

李红岗:我现在住的就是95平米的,三室一厅,特别宽敞特别敞亮,是南北通透的。

包村干部李文强说,现在社区入住率达到100%。村里还用复耕开发的收入,免了村民的物业费。

包村干部李文强:下面我们计划建设一个小学幼儿园,再一个对通村的公路进行拓宽,可以实现孩子上学不出村,方便群众。

李红岗20岁就走出村子到外面闯荡做生意,社区方圆十公里内建起的十多个成规模的现代农业园区让他找到了在家门口赚钱的门路,他承包了50多亩地搞大棚蘑菇种植。

李红岗:今年发展到了21个棚,一个棚纯利润是3万,这21个棚争取今年达到70万。

除了农业产业园区,围绕新型社区建起的工业园区,让更多的农民实现了就近上班。在冀州西王镇嘉兴社区周围,盐化工循环经济园、永生食品等20多家企业已成规模,常年在这些企业里打工的有2000多人。张艳辉就是其中一员,他说在园区上班,在社区居住,开启了他全新的生活方式。

张艳辉:在这上班就是同事,回去了以后就是邻居,相互之间特别融洽,比较好沟通,社区里遛弯的时候事就沟通了。

衡水市先后流转土地320多万亩,吸引30多亿工商资本,同步建设工业园区、农业园区、新型农村社区,让土地换个种法,农民也换个活法。目前,衡水市将全部村庄整合为1168个新型农村居住社区,规划建设了880多个工业园区和农业园区,18万农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衡水市农工委调研员曹智勇:下一步将每一个县市区建设5个“三区同建”的示范点,这样可以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步伐。(河北台记者王美中、衡水台记者马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