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多个县市农村客运站陷窘境
当地交通部门称应确保基本功能不变 要求尽快利用
■枣强肖家镇汽车站已经被多个商家分割。
■故城三朗乡汽车站门前,挂着水泥厂的大牌子。
□文/图 本报记者 杨东
5月4日,本报报道了衡水冀州市部分农村客运站“变身”,有的被个人占据,有的成为小作坊的藏身处等一系列问题,冀州市交通运输局立即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成立整改领导小组,对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发现冀州16个农村客运站中,8个对外进行了租赁,8个暂时搁置。其中,8个租赁的有6个立即终止了合同,能立即收回的,恢复其客运站的使用功能,不能立即收回的,进行协商,收回部分空间用于行使客运站职能。
那么,对于冀州市之前存在的问题,是不是个例呢?6日,记者先后对枣强、故城、武强和深州进行了调查,发现情况并不乐观。
现状:有的对外租赁 有的闲置
在枣强县肖家镇汽车站门口记者看到,客运站已经被多个商家分割,一半是车辆保险肖张营业厅,另一半是一家二手车行,院内则被一家浴池占据。在故城县三朗乡汽车站,门前挂着鑫旺水泥彩砖构件厂的大牌子,候车室已经被改变了结构,分割成了一个个小隔断成了仓库。后院堆满了各式的彩砖,院子东侧一台机器正在不停地加工。在武强县黄甫汽车站,偶尔可以看到车辆出入,却不是客运汽车,而是驾校的教练车,这里的后院已经成为一家小驾校的练车场,候车室变成了驾校人员休息和办公的场所。在深州市的一处客运站已经没有了站名,只能从外观和附近村民的口中得知这里是曾经的客运站。其大门紧闭,一扇铁栅栏横躺在站前,可以看出早已没有车辆在此停靠。
探因:招手即停更方便
是什么原因导致农村客运站建成后利用率不高,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呢?在冀州市交通局记者了解到,由于多年来农村一直没有客运站,加之农村居民居住较为分散,农民沿街或沿路就近候车的习惯已经养成,进站候车的意识淡薄。大量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村常住人口明显减少,留守人员多为年龄较大的老人和正在求学的儿童,人员流动性较小,农村客流实载率低,致使经营农村客运的运输业户基本上处于保本或微利状况,运输业户也不得不采取招手即停、沿路揽客的方式提高经济效益,造成部分农村客运站难以维持运营,暂时处于搁置状态。
记者在武强调查时发现,在村庄人口密集地和较大的路口,时而可以看到有等车的村民。一位村民告诉记者,这里离村子比较近,等车方便,而且过往的车辆也从来不进站,因为进站的话还会耽误时间。“都是过路车,在路边等更方便。”另一位村民说。另外,三朗乡汽车站虽然紧邻S393省道,但据周边村庄村民反映,这里并不是人员居住最集中的地方,如果去车站坐车,他们需要走很长一段路,反倒更不方便了。
回应:确保客运站基本功能不变
为适应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省政府制定了《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冀政〔2013〕45号),要求努力扩大公共交通服务范围,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和城市周边短途班线客运的融合,根据城乡居民出行需求特点,明晰各自功能和服务范围,完善体制机制,逐步消除同一条线路城市公共交通和短途客运并存和不平等竞争的现象。
冀州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向当地政府提出建议,希望协调城建、交警和交通部门一起,成立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领导小组,同时整合现有两家城乡客运公司,推进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运营,实现增加班次,降低票价,方便乘车,统一管理。
针对客运站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衡水市交通局运管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看到本报对冀州市农村客运站问题的相关报道后,已要求其他各县市区对农村客运站的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农村客运站的建设是为了方便老百姓乘车、确保乘车安全的,应保证其功能的发挥,对于一些被暂时占用或租赁的,应确保客运站的基本功能不变。”他说,目前衡水正处在发展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的进程中,农村客运站应该尽可能利用起来。
《农村客运站“变身” 成小作坊藏身处》追踪
为了解决农村客运市场长期以来的临时停车、无序拉客及安全保障等问题,近几年,我省拨付大量资金,在衡水各县市区陆续建成了一批农村客运站。原本应该使“马路车站”成为历史,农民等车再也不用“风里来雨里去”,然而,现实却并不乐观,衡水多个县市农村客运站的命运同冀州相似。建成的农村客运站如何管理,成了一道新难题。
编辑: 孙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