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一湖三区”构建城市大格局

10.02.2015  10:48

衡水市怡水公园一角。马路摄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 董立龙 马路 [衡水报道]

    阅读提示

    在2015年2月4日开幕的衡水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衡水市长杨慧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以“大衡水”理念,打造生态湖城、美丽衡水。

    着眼中心城市扩容提质,今年的衡水市两会为这座城市描绘出了一幅大蓝图:改变只辖一个区的现状,构建以衡水湖为中心,以桃城区、滨湖新城区、冀州城区“一湖三区”为主体,向工业新区、武邑、枣强拓展的组团式中心城市发展格局。

    建“大衡水”,作区域中心城市

    在一般人眼中,衡水市是和桃城区画等号的。

    这不仅是因为1996年7月,衡水地区撤地设市时,原县级衡水市改设为桃城区;也因为在全省设区市中,只辖一个区的城市只有衡水。

    今年2月初,衡水市迎来了自己“年满18岁”后的全市“两会”——作为当地政治生活中的大事,衡水市两会积极谋划城市发展的未来,并明确提出了建设“大衡水”的思路。

    衡水市长杨慧接受采访时介绍,“大衡水”就是要改变衡水只辖一个区的现状,构建以衡水湖为中心,以桃城区、滨湖新城区、冀州城区“一湖三区”为主体,向工业新区、武邑、枣强拓展的组团式中心城市发展格局。

    按照目前确定的发展框架,衡水市的城区面积未来将达到10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00万。

    “从区域发展的角度来看,以衡水市为中心的区域内,缺少一个百万人口以上的中心城市。”衡水市城乡规划设计院院长王云鹏认为,中心城市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带动和辐射作用,长期以来,衡水的经济总量偏小,一定程度上也与中心城市规模较小存在着深度关联。

    打开地图,以衡水为中心方圆百公里范围内,分布着辛集、深州、德州等多座城市,但这些城市都还未具备足够的辐射带动能力。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有关城市间已经展开竞争——辛集正致力于打造区域中心城市,德州谋求扩容于2014年将陵县改成了区……王云鹏认为,在这场竞争中,衡水不能落后。

    “没想到城市发展这么快,也没想到衡水吸引外来人口的能力这么强!”因为感受到上一版城市总体规划严重不到位,衡水市城乡规划局局长张峰认为,衡水市的中心城区已经到了迫切需要进一步“长大”的阶段。

    这种迫切体现在数据上。据杨慧介绍,2014年底,衡水市的城镇化率虽达到43.9%,但还低于全省城镇化率49.3%的水平。

    不过,去年衡水的发展速度令人瞩目——统计部门统计的17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有5项指标增速位居全省第一,有8项指标增速位居全省第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新增贷款实现总量晋位。固定资产投资、全部财政收入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等基本实现三年翻番。

    “说白了,衡水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把城市做大,而自身近几年的发展也使得这种做大具备了充分条件。”一位衡水市人大代表解读该市政府工作报告时这样表示。

    张峰透露,着眼提升衡水在省内区域城市中的地位,以建设京津冀区域交通物流枢纽和冀中南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衡水市已经启动了规划修编工作,新版规划中将对市域内城乡统筹规划,让“大衡水”理念渗透到每一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