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脱贫路:秦家庄变身记

12.11.2016  23:06

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拦路石,脱贫攻坚是各级党委、政府最直接的考验。从今天开始,石家庄新闻栏目推出系列报道“行进脱贫路”,全景展现扶贫一线的努力和追求。赞皇县土门乡秦家庄村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小山村,由于地理位置偏僻,老百姓一直生活在贫困之中,为了过上好日子,村民们炸过山、开过矿,想尽一切办法但收效却不大。那么,这个穷山村就真的没办法了吗?现在,我们就走进秦家庄,听听这个村正在奏响的进行曲。

太阳刚刚爬上秦家庄村东头的山坡,村民秦连义家大锅里的香味儿已经弥漫了整个小院。在和老伴儿、女儿一起吃过早饭后,秦连义开始收拾自己的行头,一柄钢锯、一把剪刀、一个背篓。每天这个时候,秦连义都要进山照顾自己的宝贝。

山里,气温已经低至零下,柿子像小灯笼一样,挂在树梢。秦连义见柿子长势良好,心里乐开了花。

秦连义说,这漫山遍野的柿子、苹果、鸭梨、黑枣,村里人早已是司空见惯,以前根本没人稀罕,现在之所以都变成了宝贝,还得益于秦庄村近年来发展起的采摘观光旅游业。

秦家庄村坐落于赞皇县中台山脚下,全村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5%,适宜种植果树的面积达到了2000多亩。以前,没人觉得这绿水青山是一笔财富,村民们一直守着金山却过着穷日子。

发展思路转变了,采摘观光旅游业就发展了起来,不仅解决了村里水果难卖的问题,价格也比集市上高出很多。为了带动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村里还专门成立了农业合作社,目前,村里已经有85户果农加入了合租社,光这一项,每年可为他们增收100多万元。

而对秦连义来说 最让他自豪的还是自己的500多棵桃树。从最开始的土山桃,到改良后的五月红、早凤王、大景红等优质品种。秦连义也从穷日子走了出来。

采摘观光旅游发展起来了,来的游客更多了,钱袋子也比以前更鼓了,可首战告捷的秦志义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他已经意识到,秦家庄村目前的接待能力根本无法满足游客的需要,怎么办?他又开始琢磨起了新点子。

因为村民们的心里犯了嘀咕,发展农家乐的思路刚冒头就被浇了冷水,怎么办?村干部们发了力!

为了打消村民们的顾虑,秦志义不仅自己带头干起了农家乐,还鼓励村民刘绪玲也加入到农家乐的行列里来。可一张嘴,就遭到了刘绪玲的拒绝。

刘绪玲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苦户,仅靠几亩山地维持着生计,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秦志义想,如果刘绪玲能在办农家乐上尝到甜头,自然会有很多村民跟着办起农家乐。秦志义不仅一次次上门劝说,甚至还自己抵押给刘绪玲办了扶贫小额贷款。于是,刘绪玲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办起了农家乐。

农家乐办起来了,可到底能不能赚钱呢?令大家都没想到的是,仅仅五一和十一两个小长假,刘绪玲的农家乐就收入了一万多元,比全家平时一年的收入还要多。

随着农家乐的发展,秦家庄村逐渐找到了一条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致富新路子。在今年春天举行的梨花节中,秦家庄村吸引了一万多名游客慕名而来,赏满山梨花、吃农家饭、享农家乐,光梨花节一项,就至少给全村带来了二十多万元收入。

今年,秦家庄村获得了上级美丽乡村建设资金1500万元,用于景区开发、民居改造、新建步游路等基础设施的改造和提升,带动周边村民实现就近就业。

因地制宜、因户因人施策,走绿色产业致富道路,集旅游观光采摘和农家乐发展为一体的新型经济模式,不仅能确保秦家庄村36名建档立卡贫苦户全部如期脱贫,还让全村走上了致富道路。如今的秦家庄村,山,已经不再是阻挡视线的障碍,而是成为了群众的聚宝盆。如今,生态林、经济林、林林茂盛;干鲜果、山野果、果果齐全,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美好愿景正在这个千年小山村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