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唐草根创客让枣木工艺品走向世界

04.12.2015  18:27

    近日,29岁的行唐小伙董志军在老家九口子乡的周家庄村和该县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中引起了不小轰动。这个靠2000元起家的大学生,借助互联网翅膀,把做工精细的枣木面杖销到了美国,赚到了“洋票子”。

    行唐是大枣主产地,枣木原料丰富,然而多年来枣木一直当柴烧,在枣产业链上,鲜枣、枣汁、枣茶、枣酒等产品众多,但枣木工艺品还从没人去开发。

    1986年出生的董志军是行唐人,大学时虽然学的不是美术专业,但他从小就对根雕创意具有灵感。2011年7月,董志军用毕业后在农村支教时积攒下的2000元钱开始了人生的创业之路,买来电钻、抛光机等工具,对乡亲们免费送来的枣根、枣干进行加工雕饰。

    “刚开始几个月下来,不但没赚到一分钱,还贴进了不少钱。”回忆起创业之初的情景,董志军感慨地说。为了尽快打开销售市场,他在淘宝网上创办了枣木工艺品网店,并把创作的枣木制品“”到网上。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董志军的制作技艺越来越精湛。制作的枣木制品由最初的枣木根雕、枣木墩、擀面杖、笔筒、花架等简单几种,发展到现在的枣木梳、根雕茶海、小雕像、茶具、手串等近30个品种。

    着眼扩大生产规模,2013年,董志军在枣乡建立了枣木选材、雕凿、剪裁、抛光等专业队伍,并将自己学到的枣木工艺品制作技术传授给当地村民,带动了枣乡十余名村民实现了再就业。

    为让自己的产品引领市场潮流,董志军注重创新创意。今年,他与喜家福、全麦福等全国知名饺子连锁店技术部联手合作,在造型、花样等方面开展枣木擀面杖的新产品研发,推出了一批新产品。

    如今,董志军每天枣木工艺品网上订单都在50份以上,就连许多像韩国、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外华侨也用上了他的产品。“下一步,我将结合行唐的大枣文化,围绕‘文房四宝’、厨房用具等方面研发出成套的枣木制品,包装成商务礼品,并与各地的知名超市、红枣连锁店等联手推销,让行唐的枣工艺品名扬天下。”董志军信心十足地说。(记者 岳金宏 通讯员 申卫霞 刘梅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