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印•寻访]纪庄村:谱就抗日壮歌 烈士英灵有依

01.08.2015  11:21

血印》大型专题报道之五十

 

 

烈士纪念碑。长城网 赵晓慧 摄

修葺一新的烈士纪念亭。长城网 赵晓慧 摄

烈士墓,88位抗战英雄长眠于此。长城网 赵晓慧 摄

  长城网8月1日讯(记者 赵晓慧 王永宏 王培炎 见习记者 张明皓)为掩护冀中军区首长和主力部队转移,回民支队置身日军包围圈;为突破敌人重围,高纪庄突围战打响……部队最终突围成功,但却有88名烈士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近日,“血印”——河北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长城网特别报道组来到河北省阜城县纪庄村,探寻曾发生在这片热土上的悲壮惨烈却又可歌可泣的英雄抗日故事。

  “1942年春,侵华日军调集5万重兵和华北全部伪军,先后对冀中、冀南抗日根据地实施‘铁壁合围’政策,妄图消灭抗日力量。为粉碎日寇阴谋,掩护冀中军区首长和主力部队转移,回民支队在高纪庄的1700人在民族英雄马本斋的率领下,成功牵制日寇主力,却置身于日军包围中。”作为第二代守墓人,王志杰是听着先烈的故事长大的,因父亲王梦北的缘故,他对这段历史的了解要比别人深刻许多。

  “6月2日凌晨,回民支队因周围缺少掩体、不具备突围条件而临时进驻纪庄和高庄。看到连夜行军至此的战士非常疲惫,时任纪庄村村长的父亲便立即组织村民为部队备水、备柴,烧火、做饭。上午9时,战斗正式打响,熟悉地形的父亲自告奋勇做向导,帮助回民支队突围。”在王志杰的讲述中,记者了解到,经过浴血奋战,回民支队共歼灭日伪军300余人,胜利突破敌人防线,但却有88位抗日英雄为国捐躯,最大的30岁、最小的才13岁。

  战斗结束后,王梦北和乡亲们将烈士遗体就地掩埋。三天后,马本斋又返回纪庄,为烈士们举行集体穆斯林葬礼,建起烈士陵园。

第二代守墓人王志杰向记者讲述高纪庄突围战情况。长城网 赵晓慧 摄

金进,88位烈士之一。长城网 赵晓慧 摄

  “当年,父亲曾当面向马本斋将军承诺:‘誓死看护陵园’,为了这句承诺,父亲一生都精心看护陵园,直至辞世。”王志杰告诉记者,父亲在世期间,几乎每天都要到陵园去看望自己的“老伙计”,为他们清理坟墓上的杂草,并擦拭墓碑、打扫亭阶……

  “1979年,父亲患上了脑中风,行动不便,但却还是经常让我搀扶着去陵园走一走,看看有没有需要打扫和清理的。1993年7月15日,那是老人最后一次到陵园,在烈士墓前,他郑重地把守墓重任交给了我。”忆及父亲,王志杰的眼眶泛红,声音也几度哽咽。

  “父亲常说,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也正是因为这个,我们更应该好好守墓,让烈士英灵有依。”他说,自己可能没有父亲做得好,但会一直坚持下去,活着一天就守护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