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耿村故事上墙夜晚还会发光
耿村故事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让耿村故事以更加新颖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团市委、藁城区委农工委和常安镇共同策划了此次立体荧光文化长廊绘制活动。
□文/本报记者 郭鹏
图/本报记者 郄磊
夜幕降临,藁城区耿村村口文化墙上的图画逐渐闪现出光芒,这就是由团市委组织志愿者绘制的立体荧光画。立体荧光画以一种新奇的形式,展现了颜料所不能展现出来的美感。
“这些画有讲述古典故事的《程门立雪》,也有讲述耿村特色的《坐福等福》,画在绘制的过程中用了荧光材料,天黑下来以后,它们还可以发光。”团市委驻耿村工作组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绘制的墙体画内容不仅包括《舞龙的传说》、《老道化缘》、《朝霞与晚霞》等深具耿村特色的当地故事,也有反映农耕元素二十四节气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组图,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这些新颖的绘画,让来到耿村的人都能很直观地被画面所吸引,从而引发大家对耿村故事的兴趣。
这些画夜晚会发出荧光,白天看时也与一般墙体画不同,因为这些画还有立体的效果,站在画前观看,感觉画面中的人物都有一种呼之欲出的感觉。“为了画出立体效果,这些墙体画在绘制的过程中比一般的绘画要繁琐好几倍。”参与绘画的河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青年志愿者牛润晗说,要画这种立体荧光画,第一遍是描出整个画来,第二遍上色的时候,要利用颜色的深浅制造出一种空间感,第三遍的时候再对画面中的细节进行修正,从而让整个画面呈现出立体的效果。“荧光材料是在整个绘画完成后再加进去的,根据画面的颜色调制相应的荧光染料,然后再添加到图画上。”牛润晗说,耿村文化长廊共有60余幅图画,其中12幅有立体荧光效果,“这些画我们30个志愿者用了6天时间,每天都要从早干到晚。”
虽然绘画非常辛苦,但这些新颖的画作产生的轰动效应让志愿者感到非常欣慰。“我们画作即将完工那两天,很多村民都围过来看,都赞不绝口,特别是有些小朋友,专门等到晚上来看荧光效果,都特别兴奋。”志愿者表示,有了这次的经验,他们还将继续完善绘画技法,力争将图画做得更加饱满、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