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大棚撑起乡亲们的小康梦

28.08.2020  13:41

立秋以后,丰宁满族自治县已经明显进入了秋季,气温转凉,草叶树叶渐渐变黄,田里地里的庄稼即将进入收获季节。

辛营村的蔬菜大里却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一根根豆角、一株株辣椒、一串串小西红柿挂满枝头,有的村民忙碌着摘下沉甸甸的蔬菜,有的一包一包称重,有的忙着搬运……村民们收获了丰收,也收获了走向小康之路的信心。

稳了,今年丰收稳了。现在北京的很多超市都直接来村里收购蔬菜,乡亲们的腰包都鼓起来了。”省法院驻丰宁扶贫工作队负责人曹洪涛笑着向记者介绍。

建设蔬菜大棚  筑牢百姓脱贫根基

2016年初,省法院开始派驻精准扶贫工作队对丰宁的三个贫困村进行结对帮扶,辛营村是其中之一。2018年初,驻辛营村工作队进行了人员调整,第一书记为曹洪涛,队员为张维忠、江南。

辛营村地处山区,资源匮乏、土地贫瘠,因村里没有主导产业和集体收入,靠天吃饭的乡亲们每年只种植一季玉米,多半年都闲赋在家,贫困发生率高、脱贫难度大,是省级深度贫困村。

村集体账上没有一分钱,村民种植一季玉米除去吃喝根本剩不下什么,那时建档立卡户有191户483人,全村人均纯收入仅有1650元。”曹洪涛介绍,省法院扶贫工作队进驻后,根据辛营村全年无霜期仅120天的实际情况,精心研究论证,最终和村“两委”确定了发展蔬菜大棚项目的工作思路。

思路确定了,工作队迅速行动起来,积极协调架电、打井和资金落实,最终赶在当年农时之前投资210万元建成了206亩的果蔬大棚,主要种植西红柿。项目采取“合作社+村集体+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合作社经营160亩,村集体经营46亩,158户贫困户通过扶贫资金入股合作社,每年稳定分红500元。

第二年,工作队持续发力,致力于辛营村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又协调争取产业发展基金200万元,联合村集体建设果蔬大棚150亩,33户贫困户入股,每年稳定分红500元,由此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大棚产业全覆盖。2018年下半年和2019年上半年,工作队又协调利用壮大集体经济资金300余万元,流转土地110余亩,分两期建设蔬菜暖棚22个。

原来村民们靠天吃饭,一年只能种植一季玉米;有了蔬菜冷棚,可以实现种两茬蔬菜;现在建设了暖棚,即使是在大冬天,也能种菜,村民们也能有收入。村民们还能到大棚里打工,男劳力一天挣100元,女的可以挣80元,农忙时按劳动量计算工钱会挣得更多。”曹洪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建设蔬菜大棚真是个大好事,我们的日子现在是越来越好了!”村民纪中玉曾经是蔬菜大棚项目建设的反对者和抵制者,现在他逢人就讲建设蔬菜大棚的好处。

产业扶贫升级  修建村民致富之路

给钱给物都只能是救急解渴,产业扶贫才是解决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手段。然而,村民们没有大规模生产、销售蔬菜的经验,产业扶贫需要技术支撑,更需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合理确定产业发展的方向。

为了减少种植产业风险,稳定村民们的收入,工作队多方考察,发动各方资源联系大棚承包商户,通过细致繁琐的沟通、审查签订承包合同等一系列工作,确保了蔬菜大棚经营的连续性和经营效益的稳定提升。

现在辛营村通过建设蔬菜大棚实现了‘一地生三金’,土地流转,村民们可以挣租金;贫困户以财政扶贫资金入股蔬菜大棚,他们可以分红挣股金;村民到大棚打工,还可以挣取薪金。现在,每天有五六十名村民到大棚务工,每年务工收入近200万元”曹洪涛说,蔬菜大棚变成“小康棚”,既帮助家门口农民解决就业问题,又带动了农民创收增收。

辛营村贫困户梁海申患有末梢神经炎,一到冬天手就浮肿化脓干不了重活,他的爱人郭淑荣在暖棚打工。郭淑荣高兴地对记者说:“村里建了这么多大棚,在家门口就能挣钱,很方便。

蔬菜大棚项目开始的时候,村集体重点种植硬果型西红柿,产量低、效益低,有时还会遇病虫害,怎么办?工作队找门路托关系,专门请来种植技术专家现场培训村民们,对原有种植品种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改进。另外,工作队还通过开展农家讲堂、组织村民代表参观学习等形式,提升村民农业技能和专业技术,助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现在,大棚里种植的品种也越来越多样化,网纹瓜、豆角、辣椒、小西红柿等等,基本实现了稳定收益。

在工作队的带动下,辛营村的4个养殖专业合作社也积极投身扶贫事业,主动带动贫困户。81户贫困户通过使用财政扶贫资金入股养殖转业合作社,另有25户贫困户采取自主经营模式,每年增收一千到三千元。

根据扶贫政策,结合当地地理位置优势,工作组还协调建立了村级500千瓦的光伏电站,带动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每年增加村集体积累收入5万元。

辛营村“果蔬种植业+饲养业+光伏”模式,不仅覆盖了全部贫困户,更为贫困户提供了务工机会,仅两年就带来200多万元的贫困户务工收入。

改善村容村貌  放飞百姓幸福梦想

原来辛营村有两个自然村不通公路,如今不仅通了公路,还安装了路灯;原来吃水是个大问题,如今家家户户通了自来水;原来路边垃圾乱扔乱放,如今村里有了13个地埋式垃圾收集池;原来的卫生室低矮破旧,如今新建了128平方米的标准化卫生室……

辛营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初具规模。如今走进辛营村,路边有太阳能路灯、景观树、绿化带,安装了村标和巷标,村容村貌实现了美化、绿化和亮化。同时建成了乡村大舞台、村民文化广场,村民有了娱乐活动的场所,广场舞的队伍不断壮大,秧歌队和锣鼓队也重新组建了起来,村民的幸福感越来越强。

2019年5月20日,由省法院捐助的“省法院扶贫爱心超市”在辛营村正式投入运营。通过“道德银行+扶贫爱心超市”,将各类慈善资源整合到“爱心超市”,激发老百姓用勤劳、善举、贡献换取积分,到爱心超市选择、兑换物品,让好人干好事得到奖励,引导村民树立文明新风。

不管是产业扶贫帮村民走上脱贫路,还是村容村貌的改善增加村民的幸福感,都得益于省法院工作队坚持把党建工作和扶贫工作同谋划。他们坚持党建活动规范化、经常化,规范支部“三会一课”制度,严肃党组织生活,开展与先进党支部共建。针对外出党员较多的情况,他们还创建村党员微信群,打造指尖上的“智慧党群阵地”,确保学习教育不漏一人、组织活动不漏一人。

2019年,辛营村已经实现整村脱贫出列,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由于工作突出,曹洪涛被评为了2018年全省扶贫脱贫“优秀驻村第一书记”,辛营驻村工作队荣获2019年“脱贫攻坚奖”,张维中被评为2020年全省扶贫脱贫优秀驻村工作队员。

我们将继续推进扶贫脱贫后续巩固提升工作,持续落实扶持政策,对存在返贫和致贫风险的重点群体采取有效防贫措施。”曹洪涛坚定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