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峪——现代农业新模式】荒山上长出玫瑰花

05.06.2014  00:38

        在葫芦峪,创新已经成为当地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儿。“大园区小业主”是葫芦峪探索出的一种创新管理方式。职业经理人的引进,不仅为这个昔日的穷山沟注入了现代理念,更使荒山秃岭上长出了薰衣草、玫瑰花。系列报道《葫芦峪---现代农业新模式》,今天请听第二篇《荒山上长出玫瑰花》。

 
        午休过后,平山县葫芦峪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库房前热闹以来,二十多名妇女一边剥着花生种子一边拉着家常,非常乐呵。村民李大姐告诉记者,这是公司统一买的黑花生种子,比之前他们自家选种质量要好。这几年她跟着公司的技术人员干活儿,学了不少种植的知识。


        村民李大姐:“我觉得现在规模大了比较好,比一家一户的好。这儿有技术员,怎么栽树、栽草、栽花,都有规格、科技的方法。你要是自己弄不如人家管理的好。

 
        让李大姐赞不绝口的就是葫芦峪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根据现代农业管理方式,结合当地劳动力,探索出的一种以“大园区小业主”为核心的创新管理方式。大园区就是公司将土地进行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施工建设、统一管理规范、统一产品收购、统一品牌销售。小业主就是以50亩为单元,由农民公开承包、分片包干,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由公司提供,承包人只需按公司技术要求进行除草、施肥、浇水、剪枝等田间管理。


        这种现代的管理方法让很多外出打工的村民也陆续回到家乡,准备跟着公司大干一番。下峪村26岁的焦艳良在外面打过工,开过饭馆,但都没什么起色。去年,回到葫芦峪的他轻轻松松就买了车,让伙伴们都羡慕不已。


        焦艳良:“自己找几个车,把以前山坡挖成地,垫点土就能栽树了。去年我们几个人一人能挣十几万块钱吧。今年已经挖了200多亩地,收入肯定是比往年翻好几倍吧。

 
        葫芦峪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海涛说,公司要想持续长远发展,除了有创新的管理模式,还必须借脑引智,引进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


        刘海涛:“这儿有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我们现在正在建院士接待站,现在谈好了有5个院士。国外的专家,现在我们在保加利亚、美国、英国都有我们的专家团队。他们来了以后,葫芦峪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现在,公司已经请来了6名职业经理人,副总经理邵蔚就是其中之一。从事农业管理10多年,邵蔚对农作物尤其是花卉管理非常在行。过去不长粮食的葫芦峪荒山如今不仅种上了核桃、苹果,薰衣草、玫瑰花这些时尚花草也要在这里落地生根。现在,邵蔚不但把种植、加工、销售的规划安排得妥妥当当,还计划把这里的花草推向国际市场。


        邵蔚:“我们规划的是薰衣草要达到2-3万亩,玫瑰要达到5万亩的规模。玫瑰的话首先是提炼玫瑰精油和玫瑰纯露,有了规模以后我们就开始上生产线。我的产品只要合格的话,英国他们那边全收,有多少要多少。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规划科学研究所总工郭峰告诉记者,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葫芦峪模式给环北京周边太行山和燕山山区的发展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郭峰:“把这个产业构建成一个组合的体系,在技术上、科技上提供支撑,在产品的销售上建立渠道,农民只要把中间的这个产中的环节做好就可以了。可以说是山区的一种高效农业的发展模式。”(河北电台记者屈冠华、樊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