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出“组合拳” 基层落地不再难 ——我省绩效预算管理改革全景透视之二

18.11.2017  03:28

  从以前的预算绩效管理到如今的绩效预算管理,不仅是财政预算管理方式的一种变革,更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部门理财理念、管理方法、工作流程等多方面的调整。

  财务部门存在误解,认为增加一道电子录入手续,徒增了工作量;预算部门有顾虑,怕触及现有利益格局,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省财政厅凭着“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执着,坚定信心,强力推进,统一制定模板、统一开发软件、统一组织培训、统一实地指导,让绩效预算管理改革顺利在基层落地。如今,绩效预算管理改革的鼓点越来越密、越来越紧,奏出了美妙的乐章。

  高点站位 缜密研究

  强力推动落实

  对全省实施绩效预算管理改革,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2014年上半年,省领导多次听取汇报、研究改革方案,省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关于深化绩效预算管理改革的意见》,以省政府文件印发,明确了改革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主要内容、时间节点和工作要求,并明确将绩效预算改革推进情况纳入对部门的年度目标考核。同时,省政府还专门召开全省财政财务工作会议,对绩效预算改革工作进行动员部署,要求各级各部门凝聚共识、协调联动、齐心协力,确保改革三年内在省市县全部到位。

  省财政厅党组一直把绩效预算管理改革作为预算制度改革的总抓手,多次专题研究、调度部署,不断完善改革措施,2015年专门召开了市县绩效预算管理改革动员部署大会,在历次的全省会、省直会上都反复安排部署、调度推动,矢志不渝把改革推向深入。

  本着绩效引领、制度先行的改革思路,省财政厅先后制定出台了《省级绩效预算管理改革实施方案》《省级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省级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关于推进绩效预算改革全面规范市县预算管理的实施意见》等18项制度办法,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绩效预算管理制度框架体系,为顺利推进改革提供了操作规范和制度保障。

  为推动绩效预算管理改革在各地落地实施,省财政厅组织开展了大规模培训。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2014年省财政厅联合省委组织部先后举办了省直部门厅(局)长培训班和市、县长培训班,先后组织了市县财政局长、部门财务处长、省直业务人员、市县业务骨干轮训7期、2000多人;2015年,根据改革进展,又先后组织省直部门、市县财政各类人员培训5期、1200多人;2016年围绕推进基层改革落地,先后举办县乡人员培训9期、2500人。今年又先后组织了省直和市县培训两期、1000人。各市县也分别连续组织多层次培训。近三年累计培训2万多人次。多层次全方位的深度培训,有力地促进了改革的落地落实。

  协同推进 信息支撑

  打出“组合拳

  着眼统一全省改革模式,减轻部门、市县的工作难度和压力,省财政厅针对省市县各级特点,分别设计了各级职责-活动模板。其中,省市县三级“部门职责-工作活动”目录,全面梳理确定了省级115个部门(涉密部门除外)职责412项、工作活动973项,市级80个部门职责352项、工作活动875项,县级66个部门职责306项、工作活动818项,全省绩效预算管理结构基本定型。针对省级部门973项工作活动,省财政厅还研制了3165条绩效指标、12660个评价标准模板;针对项目支出,设立项目共性指标18个和个性指标38类1479个,涵盖了部门共性项目和预算安排资金额度较大的预算项目。

  绩效预算管理改革涉及预算管理全过程,改革举措的协同推进必不可少,实际工作中,省财政厅采取了多项配套措施。全面清理转移支付。为了与部门职责、工作活动梳理结果相匹配,彻底解决省对下转移支付项目散、统筹难问题,2015年省政府专题研究,确定了“五取消、四整合、三控制”的原则,将省级专项转移支付由281项整合归并为118项,项目减少近2/3。全面整合专项资金。着眼于强化资金统筹、提升资金绩效,2016年省委、省政府统一研究,将省级专项资金由207项归并整合为137项,资金项目个数压减35%。全面修订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适应绩效预算管理改革需要,组织有关部门对省级所有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行了完善,全部增设了绩效预算管理的相关要求。全面改进财政资金使用管理。2016年省委、省政府专门研究出台了《关于深化县乡财政改革加强基层财政建设的指导意见》,从优化财政资金配置、改进投入方式、发挥引导放大作用等方面,制定了1+16政策措施和专件。

  为支撑绩效预算改革,按照一体化思路,省财政厅自行研发了涵盖预算基础资料、预算项目库、预算编审、预算执行、指标管理、绩效评价等预算管理的一体化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并且连网到省市县三级财政部门、预算部门及所属单位,全省实现了“五个一”,即一个应用平台、一个数据标准、一个网络联通、一个数据存储、一个业务流程,同时预算申报、项目审核、文本生成、指标管理、预算执行、资金支付、核算汇总全部实现网上办公。

  财政部门既是绩效预算政策的执行者,同时也是改革的受益者。“改革成效的显现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促进基层预算管理发生变化的,这种感觉非常明显。”保定市徐水区财政局局长深有感触地说,这次的绩效预算管理改革,通过治标来推动治本,按照先上路、后规范的原则,先建立秩序,纳入系统,再逐步消化,当绩效理念融入到单位的每个文件和文书中时,各部门和政府的职能会随着部门运转和财务管理方式的变化,逐步符合改革的要求。用形式推动理念的形成,认可形式自然认可了理念,如果没有形式只给部门讲理念,改革根本落不了地。

  样板带动 示范引导

  确保“最后一公里”落地

  绩效预算管理改革,最难的是在基层落地。由于县级管理基础薄弱、人员素质不齐,绩效预算改革在省市两级推行相对容易,要在县级落地非常艰难。

  为此,2016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县乡财政改革加强基层财政建设的指导意见》,坚持问题导向,对优化县乡财政管理机制、创新管理方式、规范预算管理、强化运行监控、强化编制人员管理,进行了全面部署,加快深化县乡财政改革,加强基层财政建设。随后,省财政厅出台了县乡两个业务规程和各类资金管理办法,全面规范县乡管理流程,特别是结合绩效预算改革要求,研究制定了《县级财政预算管理业务规程》《乡镇财政业务工作规程》,全面统一县乡财政管理流程、职责分工、业务规范、时间节点、操作标准等,补短板、上水平,从根本上为绩效预算改革落地创造条件。

  基层财政部门纷纷表示,正是有了这种具体标准和可操作性强的政策支撑,绩效预算管理改革才在基层稳步向前推动。

  2016年,为提高基层落实效果,全省选取24个县区开展了绩效预算管理示范县建设工作。经过一年时间的重点培养、单独辅导、激励约束等,2017年6月,徐水区、承德县、隆化县等20个县区通过评估验收,成为绩效预算管理示范县,获得了省财政厅一定的财力奖补,有4个县没有通过验收。

  我省将这20个示范县作为样板,在全省所有市县开展绩效预算管理改革对标活动,以对标促达标,进一步推进绩效预算管理改革深化。省财政厅要求,各地认真学习借鉴,2018年上半年参照示范县验收标准,对所有市县进行改革评估验收,验收结果同转移支付等挂钩。对通过评估验收的,给予财力奖补;对未通过的限期补课,最晚年底达标。(吴新光 智荣卿 何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