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池区打好“三张牌” 协同发展从出彩到精彩

01.06.2016  10:06

  光阴荏苒,莲池区挂牌成立已满一周年。一年来,区委、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上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顺利完成了区划调整任务,实现了人心不散、工作不断、管理不松、秩序不乱的目标,达到了“1+1>2”的效果,特别是在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方面,站位全局、立足自身,精心谋划、统筹安排,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和务实行动,各项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截至目前,全区对接京津项目总计35个,总投资319.21亿元,涉及电子信息、文化创意、院校合作、商贸物流、科技创新孵化、社会民生等多个领域。微软云暨移动应用孵化平台、清华科技园·启迪之星(保定)孵化基地、“环球购”保税区、阿里云智慧医疗纷纷落地,一些北京、天津特有的标志,越来越多地成为莲池区的元素;随着深安·智谷——全国首个安防和智能交通科技型产业基地的奠基,首列“冀欧国际班列”的发出,莲池区正在成为纵跨华北华南、横连东亚欧洲的重要发展节点。好事不断,精彩连连,协同发展从规划照进现实,悄然改变着莲池区的发展格局,并终将成为莲池区人民幸福生活的福利。

  莲池区协同发展之所以能取得较好成绩,由出彩变得越来越精彩,主要是因为打好了“三张牌”。

  打好“优势牌

  这是协同发展制胜的前提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莲池区虽不如北上广那么高大上,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也非常明显。有好牌是底气,打好牌才是关键,只有扬长避短,才能变辅为主。莲池区在推进协同发展上发挥了三大优势的作用。

  一是发挥高校众多、创新资源丰富的优势。莲池区高校云集,人才荟萃,辖区有12所高等院校、约24万在校大学生,4个院士工作站,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9个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研究院(所、中心),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这些创新创业资源是对接京津最大的优势牌,必须“亮明”、“打好”。为此,莲池区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打造众创空间入手,迅速支持建设了一批创新创业基地,昊科科技文化创意产业园、支点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等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使众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如凤凰有木可栖、有巢可居。目前已被国家和省、市科技部门认定的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载体达20个,入驻企业300多家,很多京津企业入驻莲池区也正是因为看重这一资源优势。同时,通过出台《莲池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莲池区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工作扶持奖励办法(试行)》、《莲池区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创新创业提供了稳定持久的制度保障。优质的资源犹如肥沃的土壤,申辰科技、鸿合科技、大白机器人等一批科技水平高、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茁壮成长。丰富的创新资源,吸引的不仅是企业,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分别与辖区荣泰塑业、新洋丰肥业、科泰新材料等企业开展科技合作。

  二是发挥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的优势。保定自古以来就是“通衢之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整体布局中,保定又成为了京津冀中部核心功能区内唯一一个“区域中心城市”,位于保定市核心位置的莲池区更是迎来了对外开放的新契机。京广铁路和京石、津保高铁及京港澳、保沧等高速纵横交错,构成了联通京津的1小时交通圈。保定高铁东站、保定火车站、保定客运中心、保定铁路货场均坐落于莲池区。此外还拥有企业铁路专线13条、共4000米,4个高速出入口。站得高,更要看得远。利用如此优越的交通优势,莲池区不仅在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上积极作为,而且在扩大开放、推动“一带一路”上主动作为,建设“京津保公铁联运国际物流园”,随着泰通国际运输有限公司“冀欧国际班列”首发,莲池区一跃成为实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要节点,为京津冀乃至华北区域内企业“走出去”开辟了一条快捷的出境大通道。莲池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两个国家战略上齐发力、同推进,实现了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三是发挥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优势。保定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莲池区是保定府发祥地。辖区有直隶总督署、古莲花池、保定军校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0家,不可移动文物保护44处,古迹荟萃,享誉盛名。莲池区在协

  打好“自强牌

  这是协同发展制胜的关键打好“联动牌”这是协同发展制胜的保障

  同发展中,不仅把文化作为吸引项目的软实力,更是作为留住人才的硬环境,用心维护,精心打造,受到北京众多文化创意产业的青睐。与北京中嘉基业投资管理公司合作建设中博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广场;与北京西城区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签订了《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框架协议》;与北京中关村数字文物产业联盟合作建设中国·保定数字文物文化产业园……多个文化创意产业的合作,使我区步入了“以文化促产业,以产业兴文化”的良性循环。

  打好“自强牌

  这是协同发展制胜的关键

  “有志诚可嘉,及时宜自强”,面对协同发展的重大历史使命,只有自强不息、奋发作为,才能引发关注、受到青睐,赢得更多机遇,实现更大作为。

  一是改善环境形象,展示莲池魅力。有优良的环境,好项目才能引得来、落得了、留得住。莲池区采取打“组合拳”的方式,全方位改善和优化环境。建设“创业会客厅”,为创新创业提供六大服务;狠抓生态治理,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推行城区精细化管理,连片打造美丽乡村;加大民生投入,实施“破旧特”小区的改造提升,设立“关爱资金”;持续作战,开展“一年四打,连打三年”严打整治行动……通过多措并举,全区政务环境、生态环境、治安环境以及城乡面貌、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莲池区的知名度和吸附力不断增强。

  二是打造承接平台,提升承载能力。平台是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支撑。莲池区借区划调整之机遇,乘协同发展之大势,全力推进保定经济开发区、保定工业园区两个省级园区平台建设,重点打造“一城一园一中心”:一城,就是以长城汽车为依托的保定汽车科技城;一园,就是由深投控、保定市政府、莲池区三方合力打造的“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一中心,就是东湖文化中心,是莲池区集中打造的城市功能核心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和城市形象的展示区。

  三是做强产业项目,夯实合作基础。着力发展以汽车研发生产为龙头,以创新创意、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商贸流通、医药食品为支柱的产业体系,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吸引了大批项目纷纷落地。东湖云端科技产业园、神州行医药孵化基地、白洋淀科技城·科泰新材料研发转化基地等项目已于去年落地;白洋淀科技城大学生创业基地、亨佰丽创艺生活城、未来·金融港、3D打印等项目先后列为今年省市重点项目。

  打好“联动牌

  这是协同发展制胜的保障

  区委、区政府对协同发展高度重视,把协同发展作为最重大的机遇、最重要的任务,切实用协同发展统领全局、贯彻始终。

  一是加强统一领导。莲池区坚持一切谋划围绕协同展开、一切资源围绕协同聚集、一切工作围绕协同布置,区四大班子同心同德,团结一心,共同为协同发展出力。党政主要领导带头抓、主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主动抓,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及时成立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和日常办事机构,先后出台了一套《工作制度》、两个《工作规则》和四项《工作机制》,确保了全区协同发展工作有序推进。

  二是注重条块结合。从一开始,区委、区政府就坚持全面的协同发展观,不仅把抓产业、上项目作为协同发展的重要任务,而且把抓环境、促民生等公共服务列入其中;不仅重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而且重视乡办的综合作用,确保协同发展全面抓、不走偏,立体抓、无盲区。区政府与阿里云、支付宝合作建设智慧医疗项目就是全面抓协同的重要体现;坚持协同发展人人有责,把协同发展的任务细化分解到每个部门,不仅发改、商务、园区等经济部门抓协同,教育、环保、卫生、人社等部门都抓协同。如三中分校与北京四中合作,加入“名校数字化联盟”;第五医院与北京304医院、同仁医院合作,成立血液透析中心及眼科远程会诊中心。在基层,全区乡办除了发挥优化环境、维护稳定、改善民生等方面的作用外,还发挥了两个方面的独特作用:首先是服务企业的作用,对辖区的京津落地企业开展上门服务,为吸引更多的京津企业创造条件,了解辖区企业对接京津的需求,并为之牵线搭桥;其次是提供承接空间,全面调查梳理辖区闲置厂房、办公场所、零散土地等情况及时提供给协同办及有关职能部门,不仅有利于提高对接效率,而且有利于提高对接质量,扩大对接成果。

  三是营造浓厚氛围。加强宣传引导,调动各方力量。针对一些部门和基层乡办对协同发展认识不清、重视不够及无从下手的问题,区主管领导逐个进行宣传引导,使部门和乡办主要领导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纷纷感叹:“原来协同发展工作我们也大有可为”;加强宣传报道,营造浓厚氛围。先后在《河北日报》、《河北经济日报》、《保定日报》、《保定晚报》和网络媒体上刊发文章,从不同角度宣传推介莲池区协同发展工作经验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和好评。同时,在印发宣传册的基础上,我们还积极创新宣传方式。近日,莲池区协同发展网和微信平台同时上线运行,精准宣传推介我区的比较优势、功能定位、承接平台,及时报道协同发展工作信息,在协同发展工作中发挥了以往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多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