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安食美”平台让可追溯实实在在

13.09.2016  14:37



药安食美”社会共治平台手机APP界面

新的食品安全法明确,国家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国家鼓励食品生产经营者采用信息化手段采集、留存生产经营信息,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这意味着食品安全追溯已经成为法定条款。近年以来,各种各样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让公众应接不暇。但有消费者反映,一些可追溯系统查询不方便,信息不够用,很多产品的追溯只能查到产品名称、生产批次等简单信息,追溯成为噱头。一些企业对“可追溯”接受程度低,录入产品信息“报喜不报忧”。凡此种种,使可追溯体系的实际效果与群众预期相差甚远。

省食药监局充分利用多年来信息化建设成果,以食品药品追溯体系和诚信体系数据为核心,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支撑,以群体智能为保障,深刻挖掘社会共治的内涵,基于“互联网+”和多源数据聚融技术,于2014年推出了“药安食美”社会共治平台。“药安食美”社会共治平台,成功运用云计算支撑架构,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通过社交网络+多层系统架构融合的平台系统,有效满足了社会公众对于快速了解饮食用药安全信息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提升监管效能的需求。

该平台基于地理信息服务,为公众提供食品药品安全相关的信息查询、质量查证、投诉举报、大众点评等服务。为企业提供诚信经营、自我展示的平台。为政府面向公众提供一个专业的信息发布、公众交流平台。鼓励公众参与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引导公众选择诚信企业,促进企业诚信经营,支持诚信企业做大做强。

社会公众通过“药安食美”社会共治平台的手机客户端,可以随时查看食品药品企业信誉和产品抽验结果。可以查询饭店、酒店、超市、医院等单位的大众点评信息和食药监管部门警示。可以实时查看就餐地点的后厨画面。可以查验食品药品的检验合格报告和准确流向,及时辨别真伪。可以随时向国内药学知名专家志愿者咨询安全用药知识。可以随时在线举报,打击食品药品违法行为。可以说,“药安食美”社会共治平台让可追溯变得实实在在。

可追溯的背后,是坚实的基础数据。据介绍,2012年,省食药监局率先在全国通过药品检验报告电子化的方式,开发建设了河北省药品电子检验报告系统。系统的应用,实现了药品电子追溯。有效防范了药品检验报告造假,方便了企业查验和公众查询。还为企业节省了印制纸质检验报告的费用。目前,系统已有4178家药品生产企业(含进口药品代理商)在网,上传药品批准证明文件、企业资质材料10万多张,上传药品检验报告200多万份。河北省内17260家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入网,年查验次数1000万余次。此外,省食药监局还先后建设了河北省食品药品诚信网、食品安全电子追溯平台(含预包装熟肉制品、婴幼儿配方乳粉及原料乳粉、酒类商品和保健食品四大类食品的追溯)、食品药品安全信用平台。各系统推广应用,积累了海量的食品药品安全数据,为实现“查质量”“找商品”等便民服务提供了数据支撑,为实现食药溯源提供了共治的数据基础。

2016年,省食药监局印发《关于加强全省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确定到“十三五”末,建成覆盖全省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统一的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系统、完善的基础数据中心、规范的信息化数据标准三大支撑体系,形成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统一高效的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