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伟:苏荣接受调查打碎多少官员的“侥幸梦”?

16.06.2014  17:57

    记者从中央纪委获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苏荣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2014年6月14日新华网)

    众所周知,廉洁是阳光道,腐败是独木桥。在我们党的反腐观点中有着这样的表述:无论是谁,不论职位有多高、权力有多大,只要触犯党纪国法,只要损害党和人民利益,都要坚决惩治,决不姑息、决不手软。这一反腐观点已经被“老虎”“苍蝇”一起打的现实印证为是一种定律,是新时期反腐败斗争的必然战略抉择,是走出腐败高发期的最佳路径选择,频频为心存侥幸的“苍蝇”特别是“老虎”敲响丧钟。

    所谓侥幸,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它常常使人做出不正确的判断,错误地估计形势,从而迷失方向,误入风歧途。而对于腐败官员来说,则是对自己能够逃避法律追究的自信想象过于“丰富”,或可能逃避法律制裁的赌注心理过于“严重”,这是有很强腐蚀性和传染力的心理病菌,是突破思想防线的杀手,是导致触犯党纪国法的祸根。

    无数的事实早已表明,腐败官员可以心存侥幸,但现实没有“侥幸”只有不幸。正像俗话所说的,“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多行不义必自毙”,在党纪国法面前,在社会公理面前,在良心道德面前,任何“侥幸”是不复存在的,只要是行下不轨之事就注定在劫难逃,只不过是时间早点、晚点的问题,哪怕是“平安着陆”之后也不会“平安”,如: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郭永祥、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湖北省政协原副主席陈柏槐、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阳宝华退休之后仍然接受查处,就是典型例证。

    如此说来,对于在任官员而言,更没有“侥幸”的“理由”。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浮云终将散尽,真相总会还原。这是一条恒古不变的真理。现如今,苏荣接受组织调查,不仅再次为侥幸者敲钟警醒,更是雄辩地证明,党纪国法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什么“特殊的党员”、“特殊的干部”、“特殊的领导”,更没有什么丝毫的“侥幸”。任何人无论职务多高、位置多显赫、权力多大,曾经做了哪些实事好事大事,有什么丰功伟绩,只要凌驾于党纪国法之上,越雷池、踏红线,挑战党纪国法的权威,就要受到严格的查处,就要接受党纪国法的惩处。

    也正因如此,笔者认为,曾经历任三省省委书记、官至全国政协副主席的苏荣接受组织调查,无疑彻底打碎了某些官员的“侥幸梦”。要知道,“不幸”是“侥幸”的累积,“侥幸”是“不幸”的开始,在“老虎”“苍蝇”一起打的现实语境下,别以为自己身处“高位”就能高枕无忧,别以为自己身处“高层”就能一帆风顺,反腐没有“保险箱”,更没有“避风港”。希望那些抱有侥幸心理的官员们尽早警醒,不要舍身“示范”成为苏荣的“后来人”,这样的“买卖”太“赔本”,损失太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