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谋定而后动 助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30.03.2022  12:01
 

2021年初,苏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打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标杆城市、数字金融创新标杆城市、产业资本集聚标杆城市、金融开放合作标杆城市。苏州审计人如何扛起审计担当?

市审计局梳理金融国企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框架,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金融国企的高质量发展相结合,对5家市属金融国企同步开展发展质量状况专项审计调查,在推进金融国企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

——创新组织方式。针对5家国企,成立了5个工作小组、同步实施。局内统筹3个处室,组织了23名审计骨干,借调相关同志,采取“统一指挥、混合编组、分组作战”的审计模式。组内既有工作经验丰富的老手,也有善于发现案件线索的能手,还有熟练运用计算机的高手,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专业性强、纪检监督政治性强、国资监事针对性强的优势。

——坚持科技强审。深入研究5家金融机构行业数据特征,熟悉各家综合统计年度报表,按审计需求统一数据分析任务,在5个小组中均安排数据分析人员,对各金融机构经营情况进行趋势、排名分析并用图表展示结果,将统计结果汇总后进行二次分析,有效扩大审计覆盖面,提高审计效率。

——统一工作方案。制定统一的审计工作方案、设计统一的审计自查表,把“审什么”研究透彻,明确审计重点和内容以及完成时限。5个审计小组在深度调研的基础上,分别编制审计实施方案,突出“怎么审”的具体措施。

——强化现场管理。针对审计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先组织5个审计组的主审开展试审。在试审基础上,列出审计要点清单和线索清单,明确审计取证链条和取证要点等,审计人员只需“按图索骥”即可快速开展现场审计。审计组长全程管理和控制审计实施现场,将任务、目标分解到人,时间点具体到周,抓好节点调度。

——加强专题研究。审计中召开专题研讨会3次,与市纪委联合召开“金融国企审计情况风险研判会”,严防金融腐败现象;联合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金融局召开“金融国企发展质量研讨会”,围绕金融监管政策及目标要求、监管中发现的问题,共同研究金融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召开5家市属金融国企主要负责人座谈会,研究如何做大做强做优金融国企。

——提升报告水平。采取“1+5”的报告形式,向市委市政府报送1份审计综合报告,供决策使用;分别向5家审计对象出具5份审计报告,加强对个性化问题的分析研究,为各家分别提出基于审计视角的专业性建议;创新审计报告体例,增加“面临的挑战”段落,深入剖析各公司的短板和优势。

——推动服务实体。审计关注苏州银行对民营、小微、科技创新等企业融资情况,更好地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助推金融资源更加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遏制“脱实向虚”。发现纾困基金亟待破局,及时通过审计专报向市领导汇报,常务副市长迅速召开专题会研究解决该问题。

——促进风险防控。密切关注金融业务、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在5家公司的审计报告中均披露了各公司在风险管理上存在的漏洞,预警面临损失风险的项目;紧扣金融风险传导性和外溢性强特点,关注企业之间可能出现的跨业务、跨机构、跨市场风险传导。

——加强制度建设。向市委、市政府提出“推行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建议,推动在个别公司开展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试点;揭示改革任务落地过程中的“堵点”,发现某企业制约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矛盾,立即撰写审计专报,从可行性、必要性、急迫性等方面充分论证,推动该公司解决发展遇到的矛盾。(阮园 黄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