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LRR II-RLKs的功能研究

04.06.2018  20:21
主  讲  人  : 苟小平         教授

活动时间: 06月08日14时30分       

地            点  : 理科群3号楼A121室

讲座内容:

受体激酶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响应外界环境信号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有至少610个受体激酶,对它们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还了解不多。其中LRR II-RLK家族有14个成员,包括研究较深入的5个SERK家族成员。然而,对其余LRR II-RLK的研究还非常少。苟小平教授课题组长期研究受体激酶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机理,证实SERK家族成员在油菜素内酯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他们最近从LRR II-RLK家族中又鉴定到一组新的共受体激酶CIKs,缺失CIKs的拟南芥突变体的莲座叶、花和花的各轮器官数目显著增加,茎出现扁化的形态。研究表明这些突变体异常积累干细胞,茎端分生组织的稳态被破坏,对外源施加的多肽CLV3不敏感。生化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CIKs作为CLV1、CLV2/CRN和RPK2的共受体和这些受体共同感知CLV3,进而抑制WUS的表达来维持茎端分生组织的稳态。此外,CIKs也调控花药发育,cik四重突变体的绝大部份药室缺失所有的药室壁,产生比野生型更多的小孢子母细胞,其孢原细胞及子细胞的分裂出现缺陷,不能正常平周分裂分化出药室壁细胞。遗传学和生化分析结果表明,CIKs作为共受体分别与BAMs和RPK2相互作用并以磷酸化的形式传递信号调控花药发育早期细胞命运决定。


主讲人介绍:

1991-2001年,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学士、硕士、博士;2001-2009年,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植物学与微生物学系博士后。2009年10月起任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Nature Plants、PLoS Genetics、Current Biology、Plant Cell、Plant Physiology、Plant Journal和New Phytologist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18-06-04 10:4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