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艺人李双全:指尖传古法 匠心筑鸟笼
【解说】一处农家院、两扇漆木门、三间青砖房……在这个远离市区的小村落,年过七旬的李双全整日守在老宅里,用布满老茧的双手重复着祖辈传下来的“营生”——手工制作鸟笼。
李双全是河北省辛集市旧城镇寨子村人,他制作鸟笼的手艺师从其父。据李双全介绍,他父亲年轻的时候,在保定开了一间名号为“吉立成”的笼子铺,因手艺精湛、物美价优,笼子铺生意十分红火。
【同期】手工鸟笼制作艺人 李双全
上辈的我父亲在保定开过笼子铺,干这个。到了我这一辈接过这门手艺,干就得干好,不能让人家外行的(人)一看,做出来还不如人家外行(做)的呢,这样丢人,所以干就得干好。
【解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李双全传承父辈手艺的同时,把老艺人的“匠心”发挥到了极致。据了解,传统鸟笼纯手工编制,工艺较为繁琐,制作工具包括刻刀、锉刀、锯子、打孔器等多达百余件。为了称手好用,李双全坚持自己设计、打磨这些“家伙什儿”,光是雕刻刀,他前前后后就制作了十多把。父亲传给他的花梨木钻,更被他视若珍宝,一用就是数十年。
【同期】手工鸟笼制作艺人 李双全
这是天津买回来的雕刻刀,还不如我自己安排的这个好使呢,比从天津买回来的这个刀快得多。还有这个(花梨木钻)木头是红花梨的,现在可难找了,这个木头现在得有好几百年了,它的好处是一年四季365天,不管是刮风、下雨、返潮,它不弯,一直是倍儿直的。
【解说】李双全说,一个手工鸟笼由笼架、笼圈、笼条、笼门、笼抓、笼钩等几部分组成,制作时需选取笔直的竹竿,劈开洗净后放到锅里蒸,晾干后静置几日方可粘圈,再经过打磨、拉直、打孔等多道工序的精编细作,配以古典镂空雕花的点缀装饰,一件完美的手工鸟笼才算大功告成。整个制作过程,往往耗时一个多月。
【同期】手工鸟笼制作艺人 李双全
机器永远代替不了手工,你像刻这个花儿,手工刻的该高的高,该洼的洼,有立体感。比较有难度的,就是弯这个爪儿,在酒精灯上(烤),火候差不多了,用钳子一弯,然后赶紧用铁丝一绑,弯这个爪儿,要弯成这个弯度一致,有一头儿弯度不好看了,就扔了不要了。
【解说】由于坚持古法制作,每一道工序追求尽善尽美,李双全制作的鸟笼远近闻名,受到很多养鸟爱好者的青睐。 但由于手工制作鸟笼过程繁锁,现在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为了将这门老手艺传承下去,李双全目前正在为手工制作鸟笼技艺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同期】手工鸟笼制作艺人 李双全
俺们旧城镇对这些老手艺很重视,愿意保护起来,给了我们很多展示的平台,我也有这样一个想法,申请咱们辛集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把祖辈传承下来的老手艺,把它传承下去,不要失传了,把它发扬好。
艾广德 李秋华 河北辛集报道
编辑:【吴金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