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自救 不等不靠建家园 ——灾区重建进行时②

02.08.2016  23:07

              肆虐的洪水消退后,留给灾区的,是倒塌的房屋,冲垮的桥梁,交通、电力、通讯设施被毁,曾经的家园变成废墟。
              面对无情的洪涝灾害,受灾群众从一片瓦砾中站起来,从泥泞的道路中走出来,抹去泪水,振奋重建家园的信心。他们不等不靠,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用自己的双手重建美好家园。
              携手相助,共克时艰,齐心协力渡过难关
              走进武安市马家庄乡武家庄村,一辆辆贴着“抗洪抢险”“生产自救”等字样的三马车停放在村委会门口,一顶顶帐篷支在村委会大院内,受灾群众在受灾户就餐处吃饭,铺盖卷儿一个个摆满了戏台……村内秩序井然。
              回想起7月19日那场特大暴雨,村民们仍心有余悸。那天,暴雨引发的洪水将村里3户村民的房屋完全冲走,1000余间房屋受到不同程度毁坏,大约1200余亩土地被毁,所有的电力、通讯、交通全部中断。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村里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将河两岸68户约120名群众安全转移。7月20日凌晨雨势渐止时,村委会院内和戏台上已经住了80多户受灾群众。“接下来咱们首先要安置受灾群众,我们要自力更生。”村党支部书记武满狗说。
              村委会购买了面条、馒头,支起大锅,未受灾的村民自告奋勇到村委会帮忙做饭,保障了受灾群众的一日三餐。
              洪涝灾害发生后,如何安置成千上万的受灾群众,确保他们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地方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在石家庄、邯郸、邢台等灾区,在社会各界力量的帮助下,受灾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携手共渡难关。
              7月26日晚,在南和县第一中学受灾群众安置点内,和阳镇左李召村几位村民代表自发聚在一起,念叨着洪水退后重建家园的事……
              洪灾发生后,南和县不等不靠,在县第一中学设置了受灾群众安置点。从7月19日夜间开始接收第一批受灾群众,总共接收受灾群众2800余人次,最多时有1650人在这里吃住。
              “不管是谁,住在这里,安置点就是您的家。”见到来这里的受灾群众,南和县第一中学校长翟振龙总会暖心地说上一句安慰的话。他说:“一定要让受灾群众从安定到安心,再从安心到舒心,尽最大能力保障受灾群众吃得可口、住得舒服。
              在石家庄灾区,洪涝灾害发生后,一场安置受灾群众的“人民战争”随即打响。井陉县安置受灾群众8000余名,赞皇县设置了5个长期安置点,20个临时安置点,210个村级安置点。截至7月27日,赞皇县安置受灾群众382人。
              走出阴霾,重树信心,靠双手播种新希望
              屋子里没过膝盖的淤泥被一锹一锹清理到门外,然后用铲车集中运出;路边齐腰深的排水沟早已被泥沙填满,现在正一米一米地挖开疏通;小作河畔的一座凉亭四周堆满了洪水留下的树木碎石,也被一点一点地清理干净……在驻石部队官兵的帮助下,石家庄井陉县小作镇小作村受灾群众积极清庭院、清街道、清路障,齐心协力开展灾后恢复重建。
              小作村是受洪灾较为严重的村庄之一,共416户村民家被淹,接近总数的一半。村民高新玉家也被淹了,洪水退后,院里、屋里堆积了厚厚的一层淤泥。他和家人用镐头刨、用铁锨铲,很快将淤泥清理干净。之后,高新玉与部队官兵一起清理街道上的淤泥和路障。
              截至7月28日20时30分,小作村村民基本清理完了被淹庭院、住房内的淤泥。该村村支书杜秀文告诉记者,他们准备了5台载重车、3台铲车、2台勾机。7月29日,小作村村民已将路上淤泥、路障清理完毕,救灾物资运输车辆可以顺利通行。
              洪灾发生后,面对满目疮痍,受灾群众不等不靠,用自己的双手搞“三清”、恢复生产、重建美好家园。
              “俺们重建家园的信心很大。”武安市活水乡长寿村党支部书记郭红斌说。洪水把7个自然村7000多米的道路冲毁了,造成损失近百万元。连日来,乡干部和村民们一天24小时轮班不停工,修建7个自然村的路,目前7个自然村的简易道路已全部修通。
              7月25日下午,记者在活水乡看到,省道202线通往国家4A景区长寿村的7处水毁道路桥梁已修通简易公路,客车已经恢复通行。公路沿线河滩一台又一台的挖掘机马达轰鸣,正将淤积在河床上的沙石杂物挖走。河两岸村庄的村民开始修复被冲毁的护村坝。
              “大家齐心协力,定能重建家园。”平山县寨北乡两界峰村村民高美俊说。强降雨导致平山北循环路寨北乡王家湾路段山石滑落1000多立方米,道路被阻塞,人出不去,物资进不来。7月25日,平山县交通运输局抢险施工人员来到这里开始清理滑落的山石。高美俊和其他村民一直在清理现场和抢险施工人员一起忙碌着。11时30分,经过6个小时抢修,该路段基本通车。随后,他们又继续对山石进行后续清理,到14时30分,在确认轻型客车可以通过后,他们才撤离现场。
              “加油干,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在邢台经济开发区河会社区采访,记者听到受灾群众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洪涝灾害发生后,河会社区损失惨重。在各界力量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加入到生产自救的队伍中来。如今,河会社区的居民们正从灾难的阴霾中走出来,树立起重建家园的信心。
              面对无情的洪涝灾害,我省灾区群众坚信: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依靠自己的双手才能夺取灾后重建的最终胜利!依靠这种精神,目前,我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正紧张而扎实地推进。

 

来源:摘自2016年8月2日《河北日报http://hbrb.hebnews.cn/html/2016-08/02/content_1167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