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闸门“上岗” 助力民心河防汛

14.07.2016  02:33

自从1997年引水入市,波光粼粼,绿树成荫的民心河就成为石家庄市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盘踞二环以内,环绕市区一圈,让原本干巴巴的北方城市添上了一抹灵气,而除了我们熟知的景观功能之外,夏季防汛也成为民心河诞生那天便担负起的一项重要职责。

每次狂风暴雨之后道路很快变的干爽!道路低洼的渍水区只要有一个收水井就不会雨水横流!这其中除了排水系统的及时吸收,默默奉献外,还离不开的就是我们这座城市“道路雨水”的唯一出路——民心河。

暴雨突至,一只扔在门前的水桶都会盛满雨水,我们这么大一座城市,所有道路产生的所有雨水一经汇集势必需要一只巨大的水桶来承载,而民心河就当仁不让成为了这只大水桶。据了解,民心河河道长56.9千米,水面平均宽度20米,水面总面积249.66万平方米,蓄水量可达300万立方米。

收集雨水的收水井,传输雨水的雨水井,承载雨水的民心河,三者紧密配合才能保证我们的汛期安全,那么在“雨水进入水桶前”打开水桶盖子的“开关”就非常的关键,这个开关就是城市水系管理处殷勇口中不断提起的“雨水闸门”。

雨点就是命令,一到汛期防汛人员枕戈待旦,24小时值班,时常全员上岗,人员虽然反应迅速,但是设备却时常“拖后腿”,想要开启重达几吨的雨水闸门往往“耗时又耗力”。而今年的民心河全线雨水闸门的自动化升级改造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目前民心河沿线的62个雨水闸门的自动化升级改造主体项目已于今年六月初完成,一旦遭遇短时强降雨等恶劣天气这些“新装备”将全体助力防汛工作,据了解这些雨水闸门的控制柜分布在民心河沿线的20个管理站内。

一旦发生停电,信号无法接受等特殊情况,管理站的防汛人员也会及时采取手动开闸方式,确保闸门安全开启。另外,城市水系管理部门还对民心河部分雨水闸门进行了更换,使原来单向受力的闸门变成了双向受力,既防止了雨水进入民心河污染河道,也避免了民心河水位较高时倒灌到雨水管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