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容忍”惩治腐败——国资系统开展“微腐败”专项整治

06.03.2017  07:32

在国企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如何加彻底消除“权力寻租”的灰色地带?如何将监督机制融入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记者从市国资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我市将强化“四个意识”,落实“两个责任”,继续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让失责必问成为常态,为深化国企国资改革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成立于2011年的石家庄国有资本经营公司,是我市一家资金密集型企业,虽然企业仅有员工40多人,但是每个人的工作岗位都非常关键,即使是一般工作人员都掌控着一定的权力和资金。如何对企业的人、财、物进行有效监管?这个企业将党纪党规教育内容融入到企业廉洁文化建设和监管企业经营管理之中,自上而下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体系,将权力运行操作置于阳光下。去年,企业成立了审计部,对下属职能机构、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的财务收支和经济效益进行内部审计监督,及时向公司董事会汇报发现的隐患和奉献,提出改进建议。

围绕“融资租赁、产业基金、资产管理、财务顾问”五大业务板块,这个企业还采取现场检查、不定期抽查、跟踪办理、明察暗访等形式,逐项目、逐环节、全过程地开展追踪监察,有针对性地查处和督促整改相关部门在办理时间、办理时效、办理结果等方面的问题,在风清气正的环境中求发展。去年,企业在资产总额、利润总额和营业收入上都有了大幅度增长,均创造了历史新高。

去年以来,在清理市属企业违规配车用车专项行动中,全市先后清理超标车辆9辆,违规使用公务用车3起16辆,违规处置公车2起9辆,追回国有资产约300余万元,对3个单位的相关责任人分别作出党政纪和组织处理;查结违反“八项规定”问题19件,处理20人;查办各类违纪违法案件19件,刑事处罚6人,党政纪处分19人,诫勉谈话1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企业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今年,全市国资系统还将开展“微腐败”专项整治,解决发生在基层和职工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严肃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互相交织的腐败分子,坚决查处侵吞国有资产的问题;坚持用制度管权,推进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形成有权必有责、有权必担责、滥权必追责的制度机制,让失责必问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