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聚正能量 爱心公益行——关注残障儿童教育

17.05.2015  17:14

  视频录制现场。胡博 摄

  长城网5月17日讯(胡博 王立鹏 李珂 记者 刘昆鹏)2015年5月17日是第二十五次全国助残日。近年来,我国残疾人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残疾人生存发展状况有明显改善。但是,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很多残疾儿童,尤其是残障儿童不能得到及时康复和教育。为唤起全社会对残障儿童的关注和支持,爱心河北公益联盟近日举办了一场“网聚 正能量 爱心公益行——关注残障儿童教育”大型公益活动。

  视频录制现场。胡博 摄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家住正定县曲阳桥乡北白店村的小涵患有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脑血管狭窄疾病俗称烟雾病,疾病致使年弱的小涵卧床不起,需要进行手术。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时爸爸李文海生意失败,妈妈离婚出走。这一桩桩的事无疑给这个贫弱的家庭致命的打击。直到2008年,李文海才凑够手术费,到北京为小涵做了两次大手术,小涵的情况得到了好转,但这个家已是债台高筑。到了入学年龄的小涵,却因自身的状况无法接受国家免费教育,只能进入一家特教学校学习。积贫的家庭无法负担这笔开销。

  小涵的爸爸李文海说,“父母年近80,每月药费上千元;大女儿上大学,小涵上特教,而自己打工每月挣2000余元。我希望她能在学校好好学习,帮助她以后的生活,将来回报社会。

 

  小奥和他的爷爷。胡博 摄

   坚持下去,希望在前方

  因病致贫,因贫失学,这是大多数残障儿童家庭面临的难题。灵寿县三圣院乡同下村12岁的小涛,5岁时被诊断为苯丙酮尿症。本应无忧无虑的享受着童年欢乐的小涛却因家庭贫困无法医治身体每况愈下不会说话、不会吃饭、到处乱跑,正常的学校不接收。只能进入特殊教育学校。而贫困的家庭早已无力负担这笔费用,特教学校给孩子带来的进步让小涛的妈妈舍不得让他离开学校。

  家住定州市息仲乡沙流村8岁的小奥患有癫痫,并伴有自闭症。父母离异,父亲因伤丧失了劳动能力,只能靠两位姑姑的接济维系生活。然而常年的医药费和学费对两位姑姑也是巨大的压力。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如今小涛和小奥都面临着因病致贫,因贫失学境况。

  紧锣密鼓,特殊教育日渐完善

  据了解, 2015年初,石家庄市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特殊教育改革试验区,随后出台了《石家庄市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实施方案》,今后两年将开展一系列工作,进一步健全特殊教育服务体系。对于程度较轻的残障儿童,主要采用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方式入学;对于像这三个孩子这样中重度残障的儿童,也会提供相应的一些特殊教育服务。

  视频录制现场。胡博 摄

  拳拳爱心,打开“希望之门

  苦难无情,人间有爱。来到现场的爱心企业和机构了解到残障儿童家人的现状纷纷伸出关爱之手,慷慨解囊。石家庄市振远保安服务有限公司、河北省佛教慈善基金会、保定捷郎商贸有限公司、常山书画院等爱心企业共捐助3.5万元以资助三个孩子两到三年的学习费用。还有河北尚恩商贸有限公司,为每个家庭捐赠一套价值千元的蓝迪智慧乐园家庭早教套装。

  爱心河北公益联盟发出呼吁:残疾人是折翼的天使,社会各界的爱心就是他们的另一对翅膀,大家伸出援手,爱心接力,折翼天使照样可以重新飞翔;孩子们是不幸的,上天给他们关了一扇门,可是大家的热情和帮助,同样可以给他们打开另一扇窗,让他们远离失学的困扰,走出家门、走进学校,这是所有残障儿童家庭的愿望,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想!( 作者:  王立鹏 李珂 胡博 刘昆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