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向肺部转移机制有新解

12.08.2016  19:14

  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教授与第二军医大学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刘艳芳、顾炎等科研人员新近揭示了肿瘤向肺部转移的新机制,相关学术论文于8月8日发表在美国《癌细胞》杂志上。

  据介绍,90%的肿瘤病人死于肿瘤扩散和转移。目前认为,在肿瘤转移之前,原发灶肿瘤能通过向血液释放一些可溶性因子,募集骨髓细胞到即将转移的远端靶器官,营造利于肿瘤细胞将来定居与生长的“土壤”,即形成一个利于肿瘤转移的炎性微环境。但这一过程的运行机制尚不清楚。

  第二军医大学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通过天然免疫受体缺陷小鼠建立的原位肿瘤自发肺转移模型的研究,发现一种被称为Toll样受体3(TLR3)的天然免疫受体的缺陷小鼠,其肿瘤肺转移明显减少且荷瘤小鼠生存期显著延长。

  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表明,Ⅱ型肺上皮细胞表达的天然免疫受体TLR3通过识别肿瘤分泌至血液循环中的外泌体RNA,触发趋化因子释放等炎症反应,招募中性粒细胞聚集于肺部,从而在肺局部形成了炎性微环境。

  康奈尔大学肿瘤转移领域顶级学者David Lyden在对该论文的评论中指出,肿瘤释放的外泌体RNA、肺上皮细胞TLR3以及中性粒细胞募集这一免疫炎症调控网络的发现,为全面深入认识肿瘤转移及其器官选择性提供了新视角,为肿瘤转移防治提供了新靶点与新思路。

山东启用复工复学健康通行卡
  日前从山东省卫生健康委获悉,为有序推动复工复学,卫生厅
钟南山:磷酸氯喹还没做对照实验
  2月24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广东支援湖北医疗队与钟南山院士进行了远程会诊。在专门安排的答记者问环节,钟南山表示,临床治疗中发现,新冠肺炎患者使用抗病毒药物阿比多尔、克力芝平均6天~7天后,核酸检测转阴;使用抗病毒药物磷酸氯喹的平均转阴时间为4.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