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乡建“学雷锋档案”记录点滴善行

07.09.2014  09:33

    河北新闻网讯(魏淑瑞)援助孤儿、资助困难学生、关爱空巢老人、义务清扫街道……在肥乡县文明办,有一套“学雷锋档案”,里面记录着该县600多位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和万余名志愿者学雷锋、做好事的点滴善行。

    为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规范化、常态化,从今年3月5日起,肥乡县以打造“雷锋之城”为抓手,积极开展“学雷锋、正党风、带民风”活动,通过建立“学雷锋档案”,对单位和个人的学雷锋活动进行记录,激发党员干部和志愿者无私奉献,引导和带动全县人民学好人、做好事。

    据了解,该县“学雷锋档案”包括文字、表格、图像、音频、视频等,记录内容包括个人道德档案、志愿服务档案、其他善行档案。档案采取电子和纸介质两种储存方式,实行统一管理。该县各单位每月月底前将本单位做好事情况上报县文明办,县文明办负责统计核实、归纳整理,并按照不同行业、类别,将各单位党员干部、工作人员做好事情况装入个人人事档案。同时,结合“雷锋村”创建,不断完善农村干部群众的“学雷锋”善行档案。县文明办还为每名志愿者颁发学雷锋志愿服务卡,详细记录个人志愿服务的时间、地点、服务对象及项目,以此作为入档依据。

    为激励各乡镇、县直单位参与学雷锋活动的积极性,县文明办在全县开展“最美肥乡人”评选表彰活动,每季度推出一批助人为乐、孝老爱亲、敬业奉献、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等方面的先进典型;创建“农村爱心服务社”志愿服务品牌,以贴近人民生产生活需求为出发点,深入农村互助幸福院、敬老院、儿童之家等场所,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和残疾人等重点群体的“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开展道德模范巡讲活动,发挥身边模范的示范效应,影响和带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良好道德风尚。

    同时,该县将德孝考核纳入干部考核范围,将学雷锋情况、道德品行等内容作为评选、考核、提拔、任用干部的依据之一。在此基础上,实行“每季一通报、半年一评比、全年一表彰”,并定期不定期对全县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做好事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县600多名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做好事7000多件,万余名志愿者做好事53800件。全县共建立各类学雷锋志愿服务队1000余支,其中党员志愿服务队352支。结成“一帮一”爱心帮扶对子812对,帮扶空巢老人560余名、留守儿童930余名、残障人士1900余名、贫困学生300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