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没有救世主 理财还需找“伴侣”

30.06.2015  17:14

  就在A股经历了“黑色端午节”之后,上周又来一个 “黑色星期五”,将市场信心打到谷底。6月26日沪指大跌7.4%,创业板暴跌8.91%。引起了市场的躁动。众多机构预言,这种走势继续延续下去,牛转熊基本就是定局了。因此当日收盘后就有了各种关于救市的传言。

  果不其然,“央妈”周末随即送出大礼——6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突然宣布,自2015年6月28日起有针对性地对金融机构实施定向降低准备金率,同时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央行上一次在同一天宣布降息和降准已是遥远的2008年12月12日。

  无需“业内人士指出”,基本上是个中国人就知道,此次降准、降息对于A股市场是一个利好消息。纵观之前历次降准、降息调整效果。隔天股市上扬是大概率事件。有些股民开始摩拳擦掌,纷纷表示周一要响应号召,入市抄底。更有甚者表示“感动到哭

  结果真的有人哭了——周一早盘,两市受降准降息利好影响双双大幅高开,然而好景不长,摸高之后再度跳水暴跌,沪指盘中跌幅超过7%。下午回升至4175点后再度下探,尾盘收报4053点,较前一交易日又大跌3.34%。

  降准降息结果“然并卵”,说好的报复性反弹就这样打了水漂。无论是各类专业咨询机构、市场分析人士,还是新老股民,都在试图找出暴跌的原因。其实对于大多散户而言,此时再去追根究底,都是于事无补,理智的投资者应该永远面对未来。更何况笔者之前多次强调:A股市场这种体量,用传统的数据模型已经无法加以分析。自6月12日见顶以来,沪深两市市值合计蒸发2.3万亿美元,比法国(2.1万亿美元)或加拿大(2万亿美元)股市的总市值还多。

  更何况,这个市场又是如此地不按规矩出牌,散户们总是最容易受伤的一群人。虽然诸多跳楼的新闻事后被证明为假消息。但连续暴跌之下,有多少家庭为之黯然神伤,恐怕不计其数。经历过这么痛的领悟,投资者开始收敛自己的赌性,把目光转向风险较低的产品。尤其是后面跑步进场为国接盘的理财小白们。脑海里第一个出现的词就是:余额宝。

  但是,事实就是这样残酷。股市大跌的同时,余额宝的收益也是跌的惨不忍睹。自从首次跌破 4%之后,似乎根本停不下来,收益屡创新低。据融360监测的数据显示,6月28日余额宝最新收益为3.541%,而且仍有进一步下滑的趋势。央行降准降息对余额宝来说,绝不是好消息。因为在余额宝的投资资产组合中,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所占投资比例比较高。多家机构和券商分析师均指出,此次降准将释放 4700亿流动性。银行只要不缺钱,余额宝的议价能力就会下降,收益也必然随之走低。预计本周就将跌破3.5%。

  但聪明的投资者们,很快就找到了替代品。这就是时下P2P行业的爆款产品——小牛在线的余额宝。

  小牛在线是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后起之秀。自2013年6月成立后,三次蝉联社科院A级评级(目前为止最具有“国家队”色彩的评级)。今年2月又在2000多家平台中脱颖而出,“跻身”知名行业门户网站“网贷之家”排名15名。目前小牛在线平台的成交额已经突破30亿大关。

  “活期牛”是小牛在线2015年的雄心之作,牵手东吴基金,将平台精选的小微信贷产品和货币基金进行“混搭”。据了解,“活期牛”年化收益率高达8.5%,由此迅速俘获投资者的关注,成为活期理财市场的“爆款”产品。

  小牛在线CEO王永杰介绍,“活期牛”是货币基金加小微贷模式下的创新活期理财产品,相较于行业内其他活期产品,“活期牛”运行机制更加透明、收益率更高。尽管许多P2P平台相继推出了“自动投标”产品,但最短的理财期限仍要1个月。小牛在线进行了大胆的创新,通过结构化分配理财人的投资额,以合规的方式帮助理财人以低风险获取高收益和流动性,为业内首创。

  用户加入“活期牛”理财计划后,平台将投资额中的部分资金用于小微信贷项目,进行自动分散投资和定期转让,获取较高的收益。同时,将剩余的投资额交由货币基金进行监管或投资,用于应对用户灵活的资金需求,实现了产品安全性、高收益与流动性强的完美结合。

  结论:在股票市场如此剧烈震荡的当下,投资理财应该注重多样性。股票市场是高风险高回报,投资人应该寻找“活期牛”这样的“投资伴侣”。当牛市来的时候,自然是应该参与分享。而牛转熊之后,应该及时止跌,将资金转投到更为稳健的产品中去。尽管互联网金融不是一点风险也没有。但对比股市的风险,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性不遑多让。对于资深的理财达人来说,牛市与互联网金融完全可以共存,尤其是像 “活期牛”这样的产品,门槛低,利率较高且提取迅速,在股市行情不佳的时候,是比银行理财更值得关注的投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