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联手京津等地攻坚地下水超采难题

11.07.2015  16:44

  从近日在石家庄举行的华北集约化农区高效用水与地下水保护协同创新行动启动会上获悉,我省将与国家相关部门及北京、天津、山东、河南等地节水领域的创新团队联手攻坚地下水超采难题。

  华北平原缺水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由于天然降水不能满足现行的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等主要种植制度,农业生产不得不以牺牲地下水开采为代价,年超采量高达100亿立方米以上。

  本次行动将联合研究节水农业技术及农业高效用水整体解决方案。此外,还将研究不同区域水资源承载力阈值和适宜开发度,确定区域生产潜力、地下水压采策略下的农业生产结构与种植制度优化方案,提出地下水保护的政策措施、补偿机制等,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该协同创新行动项目是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该项目通过了专家论证,并确定了实施的主战场是河北省。项目实施由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牵头,联合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河南省(市)农科院等单位组成创新团队。

  省农林科学院院长王慧军说,创新行动的启动,标志着华北地区国家与地方节水领域的创新团队,将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推倒围墙,告别学术孤岛,合力攻克目标,为解决华北地区农产品可持续性、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治理地下水超采问题,走向实质性协同创新。

  据了解,2006年,我省曾组织水文、水资源、土壤、栽培、水利等多学科100多名专家攻关,搞清了农业超采的集中区域、原因、技术瓶颈,研发了一批关键技术和模式,并取得一定成效,主要地区地下水位下降趋势得到遏制。根据《河北省水资源公报》,我省保定平原、石家庄平原、邯邢平原2008-2013年地下水水位年均下降幅度比2000-2007年均有所减少,但是同期黑龙港地区水位仍在加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