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瘦身”:打掉“拦路虎”提高“含金量”

31.07.2015  21:17

   导语:随着职业资格种类越来越繁多,交叉重复的现象较为严重,一些职业资格“含金量”较低,参加培训和鉴定的人员支付费用取得证书却没有实际效用,导致人才负担严重。为此,国务院分四批取消211项职业资格,占国务院部门设置职业资格总数的34%。

   国务院再砍62项“高含金量”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的决定》,取消62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国务院明确,减少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是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继续集中取消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重点在加大清理力度、深化改革、健全法治、强化监督等方面,改革完善职业资格制度。

  我国自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来,这项制度基本实施情况怎么样?减少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工作对当下经济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改革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还需做哪些工作?本报记者走进职业资格改革组牵头单位人社部,就相关问题进行采访。

  分四批取消211项职业资格,占国务院部门设置职业资格总数的34%

  我国从1994年开始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包括准入类职业资格和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由人社部会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设置。此外,各地方、各部门也自行设立了大量职业资格。

  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国务院部门共设置各类职业资格618项,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219项,技能人员资格399项。地方自行设置职业资格1875项,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资格389项,技能人员资格1486项。

  人社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职业资格种类越来越繁多,交叉重复的现象较为严重,一些职业资格“含金量”较低,参加培训和鉴定的人员支付费用取得证书却没有实际效用,导致人才负担严重。 【详细】

   创业创新的步伐不该被“资格”阻挡

  一些工作需要“持证上岗”,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从业者的职业技能,保证了工作质量。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职业都要有“证”才能干,职业资格许可过多、过滥反而会阻碍经济的稳定发展,也会阻挡创业创新的步伐。7月1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再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以释放创业创新活力。

  活力的不断释放,根本在于创业创新者奋发有为,关键在于政府各部门鼎力支持。本届政府履职以来,通过简政放权、拓宽融资渠道等一系列举措,持续激发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扶持到位了,市场主体的发展更有保证了;门槛降低了,创业创新者更有信心了。

  降低门槛,就要向职业资格乱象“重拳出击”。比如有的“资格”并不是职业必须,却往往拒求职者于门外;有的“资格”于实际工作意义不大,却往往限制了从业者的进取。也有一些人,做起了“资格”的“啃老族”,仿佛“一证在手,万事不愁”。

  记得在去年6月的一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指着一项即将被取消的职业资格,询问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钟山:“"国际商务专业人员"是做什么的?钟山,你有这个资格许可吗?”钟山摇了摇头,会场顿时响起一片笑声。总理也乐了:“你可是我们的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啊!连你都没有资格,这个资格许可不是莫名其妙吗?”

  因此,清理规范职业资格极其必要。本次常务会议决定,在去年以来已取消149项职业资格的基础上,再取消网络广告经纪人、注册电子贸易师、全国外贸业务员、港口装卸工等62项职业资格。

  任何一项政策措施的施行,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求,取消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也不例外。本次常务会议指出,对国务院部门设置实施的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准入类职业资格,以及国务院行业部门和全国性行业协会、学会自行设置的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一律取消;有法律法规依据,但与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关系不密切或不宜采取职业资格方式管理的,按程序提请修订法律法规后予以取消。同时抓紧建立国家职业资格管理长效机制,向社会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

  既要于理有据,也要有法可依;不仅要契合多数人的意愿,更要符合法律的规定。有了百姓的支持,政府就更有改革的勇气;有了创业创新的不竭动力,中国经济就更能提质增效。

  为长远计,就不能让不合理的“资格”阻挡创业创新的步伐。(新华网)

   取消职业资格“松绑”的是人才与市场

  改革活力,人才为重。

  在7月1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简政放权再次聚焦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上。当日会议决定再取消包括网络广告经纪人、注册电子贸易师、全国外贸业务员、港口装卸工等62项职业资格,以改革释放创业创新活力。

  看到这则新闻,不由得让人想起了去年引发热议的职业资格许可取消之事。去年一共取消了149项职业资格,加上这次取消的62项职业资格,在国务院部门设置的各类职业资格中,已经有近1/3被取消。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取消职业资格不仅体现了国家简政放权的决心与态度,更是打破利益垄断,激发市场活力和人才流动性的利民之举。

  “考证书”,是很多人记忆中最为重要的经历,无数次考级、考证,伴随着人们生活、工作的左右,让人忧虑过,让人愁苦过,也让人欣喜过。上世纪九十年代,出于科学评价人才的考量,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被写入劳动法,并因此开启了“资格证”时代。 【详细】

   抓紧建立公平开放职业资格制度

  当下,资质资格许可和认定过多已成为制约就业创业的一大障碍。据江苏省宿迁市统计,与创业就业相关的资质资格类项目有569项,涉及43个部门、61家行业组织。有些资质资格的许可和认定,与时代和市场脱节,不利于民众创业。

  例如,新办一个二级资质木工作业分包公司,规定高中级木工不得少于5人,有的企业初创时达不到这个要求,只能租借资质证书来凑数。通常一个证书每年的租借费用达数万元,高的甚至十几万元。

  《美甲师国家职业标准》将美甲师分为5个等级,每个等级的评定都要经过培训、考试、发证,一般需要花费两三千元。

  还有企业反映,换一个资质资格证书,要花半年时间。有些资质资格证书认定,政府部门委托相关行业协会办理,而这些行业协会行政化、垄断化色彩较重,企业为了顺利取得相关资质资格,不得不加入相应的行业协会,并交纳数额不菲的会费。

  建议

  针对资质资格许可和认定过多的问题,梁保华提出,要抓紧建立公平开放的职业资格制度,为促进创业就业清障搭台。

  梁保华建议,制订职业资格管理规章,明确各类职业资格设立的原则、方法和监管规则。“必须尽快明确已取消职业资格准入和许可的职业资格后续管理和运行政策,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职业资格考试考评、执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梁保华说。(法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