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老板的聊天记录最好别删也许是讨薪证据

13.01.2015  13:59

本报讯(记者 赵晓华)2015年春节将至,忙碌一年的农民工兄弟们,都希望能早一天拿着自己的辛苦钱踏上回家路。为了让那些无法拿到自己工资的农民工及早拿到钱,日前,石市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联合清欠工作正式启动。短短十余天的时间,联合清欠办公室已经接待来人来电近200人次。

5名农民工拿到3万多“血汗钱

这是刚刚解决的一起案例,五名农民工拿到了三万二千元血汗钱。”记者赶到位于工农路437号2号楼1楼的联合清欠办公室时,接待室里四名农民工正在登记情况,门口的指示牌上标明了联合清欠办公室的工作流程,投诉后会根据欠薪情况分到不同的部门。

拿到工钱的农民工是霍先生等人。他们在2014年12月下旬进行了投诉,主要是在排水管线施工过程中被拖欠工钱。按照清欠办的流程,这起案件交由项目主管的市直部门处理,根据初查的材料和证据移送相关部门,经过部门排查,找到了施工单位,一个星期左右,投诉的五人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拿到了被拖欠的3.2万元。

在联合清欠办公室,记者看到,和以往的联合清欠办不同,虽然前来投诉的农民工一直没有间断,但基本都没有滞留,一般是处理完之后就匆匆离开,“今年的清欠办有一个大的变化,就是基本是一个分流的地方,按照欠薪的单位分发给不同的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新的工作形式,确实让讨薪显得更有目的性。不过,对农民工朋友来说,因为往往投诉就缺乏“准确性”,分流起来,处理起来,还是有一些困难。

手机信息有可能成为讨薪证据

农民工讨薪,其实确切地说,就是建筑领域的农民工讨薪。”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建筑领域因其按阶段施工的特殊性,农民工大都不是按月支付工资,而是按工作量支付,因此,结算中容易出现争议,工资发放也容易滞后。

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农民工在每次开工前,都要搞清楚自己的用工大老板到底是谁。“虽是包工头介绍其到工地,或是包工头带着工作,却不代表农民工兄弟们就是给包工头干活。”相关负责人说,农民工一定要清楚服务的是哪家建筑公司或劳务公司,涉及工程分包的,要清楚上层分包公司及总公司名称。一旦发生权益侵害,要知道该告谁。

除了弄清楚用工大老板是谁外,劳动合同就是农民工们最好的证据。如果没有合同,大家也最好能与工程方签署一份协议,如工资以何种方式支付,按日计薪还是按工作量计薪等。如果合同、协议都没有,就要注意保留带有公司公章的东西,如工作证、单位出入证、饭卡、工资单等,这些都是能够确认劳动关系的证据。现在科技手段又多又方便,在工作场所的照片、老板与农民工联系手机通话记录、短信和微信、微博及工友等证言,也可作为部分证据。

编辑: 双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