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冬’山茶优良单株选择及性状早期预测

03.12.2014  12:03

山茶  ( Camellia japonica )  天然分布于我国东  部、日本及朝鲜。青岛沿海岛屿及海滨是山茶在  我国分布的最北缘。山茶在青岛群体花期从  10  月  下旬至第二年  6  月,  隆冬季节,  冰封雪压,  山茶  却是  叶硬经霜绿,  花肥映雪红  ,  被当地群众称  为  ‘耐冬’  [ 1, 2]  。作为山茶属中分布最北的抗寒种  质资源,  ‘耐冬’  山茶最有希望在北京和天津地区  引种成功。


 

本研究从  2000  年开始将  ‘耐冬’  山茶从青岛  引种到京津地区,  并从引种苗木中筛选抗冻优良  单株,  至  2003  年,  多数引种苗木的苗龄为  2~ 3  年生。由于  ‘耐冬’  山茶从播种到开花需  5 ~ 6  年,  目前只能观测到营养器官的性状,  要在田间  根据花部性状进行筛选,  则还需  3~ 4  年。如果能  根据营养器官的性状与花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  在苗期通过对营养器官性状的观测,  对花部性状  做出预测,  则能加速选种进程,  提早对具较高观  赏性的单株进行命名、扩繁、区域化试验及推广  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制定性状记录表及筛选标准。从  2001  年冬季  至  2003  年春季,  连续对北京林业大学校园内及天  津武清农业示范园两试验点引种的  ‘耐冬’  山茶  进行抗冻优良单株筛选。筛选标准为:  入选单株  的主枝冻害面积、主枝褐变面积、叶冻害面积及  芽冻害数均  25%  。在性状记录表中详细记录每  一单株的株选地点、株选时间、苗龄、年均生长  量以及主枝、叶和芽在冬季及早春的田间表现,  并据此制订评分标准  (  表  1) ,  对各单株打分。


 

对青岛植物园  ‘耐冬’  山茶的  55  个形态学性  状进行数据采集[ 3, 4] ,  并对各种性状编码  (  表  2)  。

数据标准化采用标准差标准化,  计算其欧氏距离,  进行  R  型分析。聚类方法采用类平均法

(UPGMA) ,  应用统计软件NTSYSpc- 2 02a  进行计  算。根据营养器官性状与花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  预测抗冻优良单株的花部性状。

2              结果及分析                                                                                 

2 1        抗冻优良单株的筛选                                                               

                  经过  2  年的田间调查,  共筛选出抗冻优良单株  56  株,  其中  36  株选自天津武清农业示范园,                20  株选自北京林业大学。依据评分标准,  对各单株打分,  并据得分高低将这些抗冻单株分为  4  级:

                  第I级,得分90  分,在小环境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主枝冬季未受冻害,早春及冬季不落叶或仅极少数叶片脱落,        叶、芽均未受冻害,叶色绿。

                  第II级,得分  80~ 89分,    在小环境条件下,                生长发育基本正常,主枝冬季未受冻害,    早春或冬季有少数叶片脱落,仅极少数叶片受冻,芽未受冻。

                  第III级,得分70~79  分,在小环境条件下,生长势较弱,主枝冬季未受冻害,早春或冬季部分叶片脱落,少数叶片或芽受冻。

                  第IV级,得分  60~69  分,在小环境条件下,生长势弱,主枝冬季未受冻害,    春或冬季叶片脱落较多,少数叶片或芽受冻。

2 2        性状间的相关性

                R  型聚类分析的结果如图所示。结合线分别在第  54  和第  51  次结合水平有一次飞跃,      等级分界值分别为  L1= 11 52,                L2= 9 98。其中,            等级分界值L1  将树系图分为2个大组。第  组包括33

R  型聚类分析树系图

个性状,    第  组包括  22  个性状;    等级分界值  L2将第  组分为  3  类,                  将第  组分为  2  类。

聚类分析表明,                ‘耐冬’  山茶某些性状之间具有相关性,    这些相关性具体表现在以下  8  个方面:

(1)    株型与枝条生长方式密切相关。  ( 2)    花色与叶色密切相关:    花色为粉红至红色系列的,    其叶面为绿色、深绿色,  叶背浅绿色;    花色为紫红至深紫红色系列的,    其叶面为极深绿,    叶背为灰绿色。其中,    花色紫红带白条纹与叶背灰绿色、花瓣红色与叶背浅绿色、花色粉红与叶面深绿色、花色粉红带白条纹与叶面绿色相关性极高。此外,花瓣有无蓝色光泽与叶有无光泽正相关。  ( 3)    部分花色与部分叶的形状相关:   花色为粉红至红色系列的,    其叶多为卵圆形、长卵圆形、椭圆形,叶基阔楔形、平截,                叶尖短尖;    花色为紫红至深紫红色系列的,    其叶多为阔卵圆形、阔椭圆形、长椭圆形,    叶基楔形、叶尖渐尖。其中,    花红色与叶卵圆形,    花红色带白条纹与叶长卵圆形,    花紫红与叶阔椭圆形,        花深紫红色与叶长椭圆形,花瓣粉红色与叶椭圆形有较高相关性,    花深紫红与叶基楔形相关性很高。  ( 4)    部分花色与部分花钟型、长蕊型、皱瓣型、缺瓣型;    花色为紫红至深紫红色系列的,    其花型多为荷花型、碗型、玉兰型。其中,    花粉红色与花型钟型相关性极高。(5)    部分花型与部分叶型相关:    花型为荷花型的叶多为长椭圆形,    花型为碗型的叶多为阔卵圆形,而花型为长蕊型的叶多为卵圆形。  ( 6)褶及纵裂程度与花径及花瓣数正相关:    花瓣皱褶、纵裂为花瓣增多、花径增大的主要途径。  ( 7)    花瓣退化及雄蕊瓣化与花型缺瓣型相关性极高。( 8)花朵着生密度与花朵着生方式有相关性:朵及  3  朵顶生现象共存的个体花朵密或繁密,    仅为单朵顶生的个体花朵稀疏。

2 3    抗冻优良单株的花部性状预测及命名

R  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通过对叶色及叶的形状的观测可对花色做初步预测,    而利用花色及叶型又可对花型做预测。因此,    本研究对筛选出的56  个抗冻优良单株中的  10  个单株进行了叶有无光泽、叶面颜色、叶背颜色、叶型、叶基形状、叶尖形状等  6  个叶部质量性状的调查,间的相关性对花色及花型进行预测。10良单株营养器官的性状表现及花色、花型的预测和命名见表3。

3              讨  论


 

由于只有部分叶部性状与花部性状之间存在  相关性,  导致对未表现相关性的性状难以预测。  因此,  本研究仅对其中  10  个单株进行了花色和花  型预测及品种命名。这种利用  R  型聚类分析找出  性状之间的相关性,  并据相关性在早期对单株进  行花部性状或其他性状预测的方法曾经用于农作  物、果树及蔬菜的育种中。但由于不同的聚类分  析方法及分析软件得出的结果不同,  因而至少应  采用  2  种聚类分析软件及方法进行分析,  比较其  结果。


 

本研究在进行聚类分析时,    应用了统计软件NTSYSpc- 2 02a  及  SPSS,    并对这两种统计软件的聚类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两种软件的聚  类结果基本相同,  由于  NTSYSpc- 2 02a  使用相对  简单,  因此在论文中采用了该软件。


 

参  考  文  献


 

[1]        王仁卿,    张淑萍,    石竹等.    青岛’耐冬’山茶的多样性特征及其保护  [ J] .    山东林业科技,  1998,  (3) :  1~ 4

[2]        宋协南,  张淑珍等.  青岛市的’耐冬’资源  [ J] .  山东林业科  技, 1989, ( 1) : 20~ 21

[3]        陈清炮.  浙江省山茶花品种分类的探讨  [ J] .  园艺学报, 1992, 19 ( 1) : 71~ 75

[4]        邹达明,    康志雄,    黄天平等.    山茶花花期及花、叶形态观察  [ J] .    浙江林业科技,  1991,  11 ( 2) :  49~ 52,  34


 

第  1  作者简介:  陈君帜  ( 1974- ) ,  女,  国家林业局  调查规划设计院,  工程师。


 

收稿日期:  2005- 06-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