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小产业插上腾飞的双翅——中央财政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调查

16.05.2016  11:07

  农业部、财政部启动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不仅囊括了水稻、玉米、生猪等大宗农产品,也涵盖了与农民收入密切相关、以往科研较少关注的食用豆、荔枝、水禽等特色农产品;既包含了谷子糜子、茶叶、蚕桑等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产业,也涉及了木薯、啤酒大麦、酿酒葡萄等作为新兴加工原料的农产品。

  “体系的设立让这些小产业得到发展,实现了大小产业统筹、全国性和区域性产业兼顾、国内优势产业与国际优势产业的协调,填补了我国传统优势农产品、区域特色农产品和新兴加工原料农产品等科研领域空白。”农业部科教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小宗作物大有用场

  在推进产业结构性战略布局调整方面,谷子糜子等体系表现尤为突出,这些体系举全体系之力,充分发挥小作物、小产业的传统优势,取得显著成效。

  谷子起源于我国,已有8700多年的栽培史,具有营养丰富平衡、耐旱耐瘠、耐储存、粮饲兼用等特点,被誉为中华民族的哺育作物。由于谷子多在旱地种植且缺乏抗除草剂品种,长期以来一直依靠人工间苗、人工除草,不仅劳动繁重,而且极易发生苗荒草荒导致严重减产甚至绝收。也正因此,谷子生产一直依靠人力畜力,生产效率低下,难以规模化生产。

  “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不适合现代农业的要求,成为制约谷子产业化生产的瓶颈难题。”谷子糜子体系首席科学家刁现民告诉记者。

  谷子糜子体系自2008年起,确立了以“谷子轻简高效生产技术”为核心内容的联合协同攻关目标,重点内容是培育适合轻简栽培的谷子品种,研发与之配套的农机农艺生产技术。

  经过近10年的攻关,谷子糜子体系育成了92个新品种,其中16个为抗除草剂类型,基本解决了谷子生产的人工除草问题,育成适合机械化生产的谷子品种13个,在60多个示范县建立了生产技术示范样板,示范区单户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了20倍以上,每亩净节约生产用工150元以上,增收100元以上,谷子轻简高效生产技术累计示范299.25万亩,增产谷子6.85万吨,增收3.17亿元,节支4.38亿元,涌现出一大批千亩、万亩规模化生产的谷子新型经营主体。

  “以目前谷子、玉米市场价格计算,种植谷子糜子亩产350公斤,产量相当于种植玉米亩产900公斤,而耗水却比玉米节约50—80立方米/亩。”刁现民说。

  统计显示,谷子全国种植面积在谷子糜子体系成立前有1500多万亩,目前已发展到2170万亩;成立前单产310公斤/亩,目前达到358公斤/亩;成立前总产410万吨,目前达到520万吨;成立前价格2.1元/公斤,目前达3.0元/公斤,全国谷子出现了面积增加、价格上涨、产品俏销的良性发展势头。

  科技人才也得到了飞速发展。谷子糜子体系成立前,全国只有两个博士,目前已有28个博士。

  “体系的成立就像遵义会议,在最危急的时刻,挽救了谷子糜子以及其他小作物的科研队伍。”该体系经济岗位科学家李顺国说。

  农牧民致富的“聚宝盆

  盐碱、沙化土地,不改良就是潜在的沙漠,多年研究证明,盐碱地种植燕麦就有可能变成绿洲。

  2008年开始,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科学家们首先从耐盐碱品种筛选开始,通过耐盐碱试验,优选出白燕2号、白燕7号、VAO-9、H2、坝燕4号等多个品种。同时,在盐碱地上进行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研究,不断改良种植技术。在体系专家的技术支撑下,燕麦让盐碱地成了农牧民发家致富的“聚宝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县刺柏树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采取自种自产自销燕麦片的经营之路。2000年后,桂格、西麦、雀巢等大品牌燕麦片进入新疆市场,“刺柏树”燕麦片由于原料品质和加工工艺问题,质量得不到提高,市场销量逐年萎缩,到2008年企业年销量下降至50吨,产值仅90多万元,开始出现亏损,企业发展随之陷入困境,面临倒闭。

  2009年以来,国家燕麦荞麦产业体系将该公司原料生产基地西戈壁镇小平原村作为国家燕麦试点种植区,将种植品种更新为麦片加工专用品种白燕2号和花晚6号,平均亩产突破200公斤,并在体系加工专家指导下,改进了加工技术,更新了设备,产品质量大幅度提升,订单也纷至沓来,企业走出了困境。现在,“刺柏树”牌燕麦片销往疆内外,公司产销量达150吨,产值达到260多万元,利润42万元。

  “有体系的好品种和加工技术支持,我们有信心让新疆燕麦产品走得更远走得更好。”公司总经理刘新玉说。

  国家燕麦荞麦体系首席科学家任长忠告诉记者,体系选育出的耐盐碱燕麦新品种,在pH值9.5以下、土壤全盐量0.5%以下的苏打盐碱地上都能够正常生长。在吉林西部,连续多年的燕麦种植,可以降低土壤全盐量和pH值。连续种植5—10年以后,土壤的pH值就能下降到8.5以下,土壤含盐量也能下降0.1%左右。在内蒙古中东部地区,连续种植两年燕麦,脱盐率达到23.7%。每公顷盐碱地能生产1500公斤左右的燕麦籽实和2—3吨的优质饲草,获得了产粮、产草、增效益,减盐、减投、益生态的多重收益。燕麦也是防风固沙的绿色卫士,在晋冀蒙已累计推广360多万亩,蓄沙固土上亿方,增产粮食约15万吨,新增社会经济效益近4亿元。

  目前,全国燕麦种植面积约1050万亩,2014年总产量约85万吨,企业总加工能力约73万吨,总产值约61亿元,居世界第六位;荞麦种植面积约1100万亩,荞麦总产量约66万吨,居世界第一位。

  “海拉尔模式”享誉全国

  大麦在我国有着5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根据籽粒带皮与否,大麦可分为皮大麦和裸大麦。裸大麦在我国南方地区又称元麦,在北方地区也称米大麦和仁大麦,在青藏高原则叫作青稞。根据用途,大麦又可以分为食用、饲用和啤酒大麦。

  尽管大麦和青稞在人们生活特别是在少数民族生活中有着重要地位,但其在体系成立之前得到的支持力度小,相关科研人员流失严重。国家大麦青稞体系首席科学家张京介绍,由此相伴的许多问题也制约了产业良性发展,“如优质高产专用品种缺乏,生产规模化程度低,产业化环节脱节,产业经济技术研发水平低。

  体系成立后,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攻关。培育优质高产新品种,初步形成了以点带面的生产栽培技术集成和示范推广体系。

  如海拉尔地区的大麦生产,实现了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的生产,成为我国啤酒大麦主要生产基地之一,成为享誉全国的“海拉尔模式”。

  呼伦贝尔远离污染,气候雨热同期,光照时间长。得益于得天独厚的优良生长环境,该区域生产的大麦质量上乘,且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是加工生产中高端产品的最佳原料生产地。目前,垦区大麦年均播种面积在50万—80万亩,产量稳定在25万吨,原料供应稳定。

  与千家万户的小农业相比,海拉尔农垦生产的大麦原料具有稳定性与均一性,这也吸引了中粮、麦多利、春蕾麦芽等资金雄厚、生产技术先进的大型国企和实力公司。

  尽管自然条件优越,但是海拉尔垦区大麦生产并非“靠天吃饭”,恰恰相反,统一的经营管理与技术的革新推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以农业生产为例,统一制定生产方案,统一农用物资管理,统一良种供应,统一模式化种植,统一农业机械调配,统一田间作业标准。正因为采用了统一的生产经营管理,海拉尔垦区均质化的大麦产品深得麦芽厂和啤酒生产企业的青睐。

  “可以说,从大麦新品种引进、改良、繁育,到栽培技术的创新及关键技术的推广,海拉尔综合试验站起到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张京说。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用途不同,大麦青稞需要不同的加工品质和专用品种。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为满足国内啤酒工业快速发展和啤用大麦的生产需求,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啤酒大麦品种实现了从无到有,而且主要品质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外品种。

  目前,我国大麦青稞种植面积约123万公顷,总产量530万吨,包括啤酒大麦、饲料大麦、青稞(裸大麦)。我国大麦年进口约1000万吨,进口量比2006年下降了20%。

  体系的稳定支持促进了队伍稳定,很多小作物以前出现科研经费不足情况,队伍面临解散的危险。进入体系之后,有了稳定支持,既能保住队伍,也使产业发展得以壮大。蚕桑、食用豆、大麦青稞、谷子糜子、燕麦荞麦等小产品加入体系后,从没有支持到出口创汇,成为地方支柱性产业。

  “我认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航空母舰’,这也让小作物能有大作为。”任长忠说。(李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