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制造2025

16.06.2015  18:43

  同样是要重振兴制造业,德国人提“工业4.0”,美国人提“工业互联网”。这两个概念如何理解?

  前几天,葱哥听到了一位业界教父级的人物给出的、迄今为止所听到过的最简明清晰的解读。在他看来,德国人提工业4.0,是立足于制造优势试图控制上面的信息,美国则是在拥有信息优势的基础上试图让制造服务于信息。立足于各自的优势却又殊途同归。

  从基因上来说,美的作为制造企业,在制造方面拥有较大的优势。企业变革升级比较顺畅的路径,应该是沿着德国人提出的“工业4.0”思路往上走,控制信息以实现制造和信息的深度融合。

  问题在于,即使像美的这样的知名企业,目前也仍只处于从工业2.0(规模化生产)向工业3.0(电子信息技术)过渡的阶段。美的家用空调事业部负责制造的副总裁乌守保说,六轴机械手才能算机器人。如果按照这个标准,美的家用空调生产线上仅有机器人320台,对应的工人数量是2.6万人。

  中国为什么要提“中国制造2025”?原因就在这里,中国制造现在整体上还处于工业2.0的阶段,要在补课的同时跟上发展进度,就必须抛弃单一路径的依赖,从制造和信息两端同时着力,多头并进。这也是李克强总理同时提出“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两大概念的原因。

  美的近期的动作,顺应的正是这种发展思路。在葱哥看来,美的近期的动作可以概括为三个具有递进关系的层面:智能制造、超链接和内部创新。

  智能制造是在补上工业3.0的课。比如说,美的家用空调提出未来5年投入50亿来提升生产自动化,生产工人从现在的26000人降到20000人以内,年产值则要从700亿元提升到1000亿元以上。而且,这一动作还将从当前以家用空调、中央空调、压缩机等事业部作为的重点突破的试点阶段,上升到整个集团的全面推广阶段。

  超链接是营造生态圈。从美的积极与小米、京东、阿里的对接,到与开利、博世、希克斯的战略性合资,再到借助微信等平台以微商的形式开展美的合伙人试点,试图链接起更多高贴性的用户资源。此外,美的还设立了与产业链投资相关的产业并购平台,设立了新业务与新产业投资 基金 。美的正在编织的这张生态圈大网,将成为美的未来最基本的一个生存环境。

  内部创新则是要直接实现美的自身的核聚变,以适应市场和社会变革的趋势。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表示,美的在业务层面建立创新平台体系,用于中央研究院、智慧家居、电商公司等创新项目的孵化管理,设立专项基金和孵化器运行机制,鼓励全员创新。美的方面甚至声称,“如果美的内部资源不够支撑他们继续发展,我们可以创造条件,将这个团队送入美国硅谷继续开发项目”。

  智能制造着眼于提升制造体系的数据网络对接和自组织能力,以适应未来的大规模定制需求。超链接着眼于与外部资源形成更广泛、更合理的新型链接方式,以期在未来的整个生态体系中为自己争取更有利有生态位。内部创新则是对自身的改造和能力提升,增强自组织和自适应能力,以应对未来的变化。这三个层面合在一起,多头并进,就是葱哥眼中的“美的制造2025”。

  微信之父张小龙最为推崇的美国科技作家凯文•凯利(KK)曾经提出,要从一个高峰到另一个高峰,必须要先下到谷底。按照这个“峰谷理论”,“美的制造2025”所要面对的挑战,不是软着陆,而是再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