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景背后那些忙碌的身影

13.07.2015  11:11

 

 

环卫职工辛苦工作

10日早上,桥西区环卫柳师傅正在给洒水清扫车洒水口调整角度

清早,环卫柳师傅正驾驶洒水清扫车进行清扫作业

吃着热乎乎的免费早餐 省会环卫职工很开心

政府为环卫职工提供早餐卡免费就餐

环卫作息房能够喝上热水

在环卫作息房里,喝口水、聊聊天,气氛很放松,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

 

 

美景背后那些忙碌的身影

   

凌晨4时,园林植保员驾驶功能远程喷雾车进行虫药喷射作业。 本报记者 张晓峰 摄

 

   

烈日下,张博认真查看林木修剪情况。

 

   

园林绿化管理处工作人员紧张有序进行防虫药喷雾作业。

 

   

乔计善(左)和同事一起加固围墙。

 

   

因为动作快捷,李晓叶平均用时四秒就能卖出一张门票。因此,同事们送了她一个雅号“四秒姐”。

(本版照片均为本报记者 张晓峰 摄)

夏日特别体验·探访园林一线

本报讯 (首席记者 靳晓磊) 街道两旁,浓绿的行道树郁郁葱葱;公园广场,人性化的设施完备齐全;滹沱河畔,红花碧水相映成趣……处处园林美景扮靓城市。而美景背后,是园林建设者辛勤的汗水和管护人员忙碌的身影。

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市园林部门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强力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为市民提供日益完善的园林景观,努力为建设幸福石家庄、实现省会绿色崛起奠定坚实基础。

一处处园林美景的建成,一条条道路上持久的绿色,一座座公园广场的管护,离不开园林战线上的每一名奉献者。连日来,本报记者先后来到滹沱河生态绿廊工程建设工地、动物园狮虎谷等处,与园林一线的职工们一起巡查工地、给行道树打药、饲喂老虎,体验他们工作的热情和辛苦。

今年春天“一城春色半城花”的美景,给市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我市转变园林绿化理念的一个实践样本。在确保生态的同时,今年,我市园林绿化更加注重景观效果,努力打造“春花烂漫、夏荫浓郁、秋色绚丽、冬景苍翠”的城市园林景观。

三分种,七分养”,在我市园林绿化实践中,这一理念尤为突出。市园林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只有高质量、高水平的养护管理,园林景观才能逐渐达到完美的景观效果。

为实现全市园林行业管理的良性发展,今年,我市还将鹿泉区、藁城区、栾城区、正定县和高新区18座公园广场纳入市级统一行业管理;对公园广场经营项目建设管理、经营管理和安全管理做出明确界定,确保公园的公益属性;在全市公园广场全面开展便民服务提质行动,满足广大市民游园需求。通过一项项措施的落实,全市公园广场管理日趋规范,在全省乃至全国树立了公园管理的典范。

 

仔细检查不放过一棵杂草

体验地点:滹沱河生态绿廊工程工地

□本报首席记者 靳晓磊

7月8日,天气闷热。从滹沱河生态绿廊工程筹建处出发,沿古城东路过体育北大街,行不多远,张博熟练地将车拐入路北一条狭窄的水泥路。两个转弯后,眼前道路陡升,并依山势蜿蜒而上,“这是一座经过绿化的垃圾山。

张博是滹沱河生态绿廊工程筹建处工程科的一名科员。建设工程全面开展后,他的岗位则变成了甲方驻施工现场代表,每天的工作就是督导检查施工、管护工作,并解决工程中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车子沿路而上,向西可以看到子龙大桥。到达山顶时,还不到8时30分。山顶处,两名管护人员正在巡视。“还得把路两边的杂草清理一下,别让草根长到路缝里。”看到管护人员,张博提醒道,一路上他一直在观察绿化管护情况。

试种的野牛草出芽了吗?”张博一边问管护人员,一边来到路旁一小片黄土裸露处,并蹲下身来细心查看这一小片土地。约2平方米的黄土地上,还看不到一丝绿色。

他告诉记者,野牛草是生态绿廊工程中新引种的绿化植物,为验证并搜集相关栽植数据,他们五天前在这里试种了一些,“估计这几天就会出芽。

接着,张博又查看了山顶植物的生长情况、病虫害情况以及喷灌设施,再交待了几句管护的事,然后发动了车子。

原路返回体育北大街,继续向北,至子龙大桥南端时,张博将车子右转,驶入一条极不起眼的小路。几经颠簸后,眼前豁然开朗,一条大河出现眼前,河边道路干净平直,两侧呈斜坡状的绿地生机盎然,“这里是完成绿化后的滹沱河南岸。”张博告诉记者,这一段开工较早,主要是对河边道路的南侧进行垃圾清理和绿化,6月初完成了波斯菊的草籽播撒工作,“现在主要是出苗后的管护,比如补植斑秃地块、清除杂草等。

下车后,张博沿着道路一边走一边认真查看波斯菊生长情况。看到绿地内有一些杂草,张博马上联系了现场管护人员,要求他们尽快对杂草再进行一次集中清理,“杂草吃养分吃得厉害,如果不及时清除,就会把波斯菊压制得无法生长。

从绿化带的西端开始,张博一路步行检查。这时将近上午10时,天气愈发闷热,阳光也炽热起来。张博黝黑的额头上已满是细密的汗珠。“这段也就一公里多点,走走就到了。”顾不上擦把汗,他继续边走边检查。

走到京港澳高速附近时,绿化带也被检查了一遍。接着,他又返身往回走,“还得再看看,基本上每天这样走一趟,心里踏实。”一趟下来,张博的背心已被汗水溻透。

上午有一处花田播种施工,得过去看看。”说着,张博又发动了车子。他告诉记者,由于天气炎热不适合栽植,现在基本不再进行树木栽种,施工的多是平整场地,或者花田播种花种、草籽等。

来到滹沱河北岸一处花田施工工地,绿化人员正在播种野花组合的花种。这时已将近中午,打开车门,闷热的气浪瞬间袭来。

一定要严格按照技术标准操作。”张博叮嘱现场施工人员。他说,现在播种的是野花组合,应该按照每平方米20克花种的标准播种,如果花种过多或过少,就达不到预计效果。

一边说着,张博一边仔细查看量杯的容量、播撒是否匀实。“每天基本上都是这样,得在工地上不停地转,每天至少得来回走两遍,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张博说,现在虽然天气比较热,转工地比较辛苦些,但一想到即将实现的滹沱河美景,一想到这美景中有自己的一份贡献,再苦再累也值了,“现在就盼着滹沱河两岸早日绿树成荫,鲜花遍地!

夜色中的植保员

体验地点:槐安路街头

□本报记者 宋 钧

凌晨4时,整个城市还沉浸在夜色的静寂中,市园林绿化管理处植保站的植保员已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在槐安路与翟营大街交叉口,一辆蓝色卡车载着一门“大炮”,沿着槐安路北侧,由东向西缓缓驶来,这就是植保员的座驾——多功能远程喷雾车。在夜幕路灯的映射下,直径近50厘米口径的炮口正对着树冠,防虫药喷雾细雨般喷出。

今晚一共两辆车沿着槐安路喷射防虫药,从东二环出发,到胜利大街结束。”市园林绿化管理处植保站站长田菲菲介绍,因为防虫药对人体有害,所以尽量选择人少的时间进行作业,每天凌晨三点至凌晨六点半是最佳的喷药时间。“为了全覆盖喷射防虫药,这段路分两次作业,之前已经对沿线树木低位进行喷射,这次主要对高冠处喷射。

虫药喷射作业不是每天都要进行,要根据季节的变化,针对当时的病虫害特点选择不同的杀虫剂,眼下主要针对蚜虫、红蜘蛛等害虫进行防治。”田菲菲告诉记者,每次虫药喷射作业一般在凌晨2时以后开始,检查车辆和喷雾设备、搬装虫药,凌晨2时30分准时从单位出发,然后加水,确保在3时正式开始喷药作业。

踏上喷雾车,坐进驾驶室,喷雾装置传来的噪音,仿佛让记者置身于工厂车间,“轰隆隆”的机器声震耳欲聋。“没坐过这车,刚进来肯定不习惯,打开窗透透气吧。”司机师傅张玉军笑着对记者说,只见他稳稳地操作方向盘,目不转睛注视前方。

老张今年54岁,从事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已有20多年,种树、浇水、园艺修剪都做过,“2003年起做植保员,一晃,为树木喷洒防虫药已经10多年了。“开喷雾车跟别的车不一样,车体积大操作不灵活,更重要的是速度要慢、行车要稳,这样才能使防虫药喷洒得准。”他告诉记者,行车时要保持车辆与路边的距离,使车辆、喷雾器、树木形成一个合适的角度,这样才能确保药物充分喷洒在树木上,还要注意避开人群和车顶上的树杈。

这车驾驶室密闭性还是不错的,要是后边的电机和风机停下来,还是很安静的。”老张说着,向身后指了指。在卡车后车斗,记者看到,紧邻驾驶室放置着一台发电机,巨大的轰鸣声就是从这里发出来的,一个绿色的“大炮”位于车尾,中间是一个白色的大药罐。

在这里,防虫药喷射员曹文珑,头上一顶蓝色防护帽、戴着口罩和防护眼镜,手持遥控器,正在调整喷雾的流量和方向,在风机的作用下,防虫喷雾从“炮口”涌出,喷向高耸的国槐树,在路灯的照射下形成了一条亮闪闪的喷雾带。

小曹今年24岁,别看年龄不大,可他很有经验,今年是他工作的第六个年头。他告诉记者,这些虫药有毒性,长期接触对人体伤害很大,因此必须做好安全防护。因为道路沿线的树木高低、疏密略有不同,为了保证无死角全覆盖喷药,在行车过程中,精神要高度集中,随时调整喷雾的方向和力量。

防虫药喷射作业,一个人在驾驶室,另一个人在后车斗,面对高噪音环境,他们虽然没有对讲设备,但每次任务都能圆满完成。在老王和小曹搭档的这五年里,早已形成了默契,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对方就能心领神会。

这里机器噪音很大,一趟活儿下来,经常耳鸣,我和老王现在都有点耳背。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工作,因为我们都用手语。”小曹说着,敲了敲驾驶室的车窗,左手手心朝下,摆出了向下压的手势,示意老王减速。

4时50分,天空渐渐泛灰,路上依然一片寂静。老王摇开车窗对小曹喊着:“咱们得加快速度,天快亮啦!

高温之下维修忙

体验地点:长安公园

□本报记者 张 缘

夏季的天亮得早,早上7时30分的长安公园早已热闹起来。篮球场里少年们正在激烈地争抢篮球;青石板路上人影络绎,走过的是三三两两遛弯的老人;远处凉亭里,戏剧“票友”们练起了嗓子……

此时,50岁的乔计善拿上手套,开始了每日清晨的例行检查。虽然规定的上班时间是8时30分,但他早已养成了雷打不动的7时进园、走一圈查看路面和设施是否有损坏的习惯。

今年已是乔计善进入长安公园管理处维修组的第十个年头,职责是同另外两名维修组工作人员一起,负责保障长安公园和人民广场共29.26公顷内公共设施的正常使用。

走上这一圈并不轻松。“光看是看不出来有啥异样,基本上都得过手。”乔师傅边说着,手一点儿没闲着,经过的路椅、高杆灯、果皮箱都一一查看,走过的路面也特别注意是否存在高低不平的问题。

公园里有很多上了岁数的老人们散步,要是道路有细微的凸起就会容易绊倒路人,造成安全隐患。所以必须要仔细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乔师傅认真地说。

这一圈走下来往往要花费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而在这之后,乔师傅一天的工作才刚刚正式开始。

中山路上地铁工程进行施工需要占用人民广场的地面,广场地面上铺设的石材也要暂时被取出归集到一起留到日后重新使用。这些工作也是后勤维修组的工作之一。这几天,除了公园的日常维修工作,乔师傅和同事正忙于整理石材。

记者看到,其中最大的一种花岗岩长达120厘米,宽60厘米、高10厘米,足足200多公斤重,需要4个人合力抬上电动叉车后移到空地上再卸下摆放整齐。一连几个小时,师傅们都要重复着枯燥、繁重的动作。

这样辛苦的重活、脏活、累活对于维修组来说,早已习以为常。除了体力付出,维修还是个技术活,需要掌握管线、木工、电气焊等多方面的操作技术。同时,使用的电锯、砂轮等机械设备也有一定的危险性,要时时小心。

有时管道崩裂了,人要马上下到仅能勉强容下一人的坑内维修管道;厕所的排污泵坏了,要穿上厚重、不透气的黑色橡胶连体裤忍住难闻的气味,抬出100多斤的排污泵进行修理;发现路面破坏严重时更要立即将破损石块取出,切割修理后重新放入……

下午3时,乔师傅突然接到消息,广场上的不锈钢隔离栏底部因年久老化有倒塌的危险。他立即带上工具去进行焊接重新加固。加固需要先将埋于地下的一根根铁管焊好,再将不锈钢栏杆对接好焊入其中。时间不知不觉地流逝,当乔师傅完成最后的焊接工作满意地擦去汗水,已经是晚上7时。

我们的工作怕脏的人干不了。”聊起已经进入到第10个年头的工作,乔师傅说,刚开始从事后勤维修工作时心里也有过“疙瘩”:干这些脏活、累活和在农村种地有什么区别?“但是静下心来转念一想,什么样的工作都得有人去干,不应该在工作上挑三拣四。

乔师傅朴实地说:“都怕苦怕累的话就没人能保障公园设施的正常使用。重活要任劳任怨,小活要精细认真。工作做好了,每天看着开开心心来运动、遛弯的老人孩子们我都感觉特别高兴!

猛兽饲养员的“虎爸”情结

体验地点:市动物园东北虎饲养区

□本报记者 翟相哲

在动物园,猛兽饲养员又称“铁面教官”。作为一个非常特殊的职业,它既需要丰富的专业技术和工作经验,更需要对猛兽如亲朋般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对于每一个饲养员来说,他饲养管理的动物几乎就像他的亲人或者朋友一样,饲养工作看似清闲,但真正做好,却一点儿也不容易。

7月8日下午3时左右,记者来到动物园猛兽区东北虎饲养区,只见刘建国正在给他负责饲养管理的11只东北虎领料分食,这些食物有鸡架、牛肉和鸡蛋,足足装了四桶,有八九十斤重。

老虎作为食肉动物,只吃生肉,不吃熟肉。而且只吃‘光肉’,就是除去动物的毛发、内脏、‘一头一尾’之外的部位。”说着说着刘建国便往虎笼里分发起食物,只见他拿着一把刀,非常麻利地插起一块牛肉投进喂食口,不一会,几桶生肉已经分光,“和这些东北虎打了十来年交道,哪个笼子装哪只虎,哪只虎有多大饭量,我早已心中有数。

伺候完老虎的饮食,刘建国便着手给它们打扫“房间”。记者看到,平时所见的老虎活动区域后面,就是它们的笼子,老远就能闻到一股刺鼻的屎臭味和尿臊味。老刘说,“我们每天早上清理老虎宿便的时候,味道比这重多了,一般人闻到都受不了。

老虎的“房间”不大,一只成年老虎的“房间”只有几个平方米,里面只有一张“”和一个饮水的容器。大门是非常坚固的铁门,并且有铁丝网阻隔。在清洁时,只见刘建国先用扫帚清扫掉笼舍里的老虎粪便,然后再用水对笼舍进行冲洗。他一手拿着水管一手拿着木刷,一边冲,一边刷洗墙面和老虎的木质“”,整个过程中时时可闻到刺鼻的腥臊气味。打扫完卫生之后,他还把老虎喝水的“茶杯”加满水。经过十几分钟的打扫,清洁工作顺利完成。

每天早晨8时左右,刘建国准时到岗,开始一天的工作。他首先要进行动物笼舍门锁安全检查,清点笼子里东北虎的数量。随后,把老虎隔开,检查它们的精神、采食、粪便等情况,“我们要很细致地去观察它们,比如老虎褪毛情况怎么样,情绪是不是稳定,走路的姿势和跑的姿势有没有异常等。

之后,在猛兽散养区,老刘对高压电网进行仔细检查,确定没有异常情况,才把圈在铁笼子里的东北虎如数放出,让它们在园区里休息。“猛兽很不好管理,当它们兽性大发时,谁都不认。”它们在散养区外玩耍时,刘建国则以较快速度打扫笼舍、走廊并进行消毒,每个环节一环扣一环。

日复一日,与这些东北虎相处十来年,刘建国与虎也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每天他提着食物一经过虎舍前面,老虎们便不约而同地一边咆哮一边跟过来,双眼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而他每看到一头头老虎生机勃勃的样子,心里便充满了满足感。

平均每 秒钟出一张票

体验地点:市植物园售票厅

□本报首席记者 靳晓磊

7月7日上午8时,李晓叶准时赶到单位。作为植物园票务班组的一名售票员,她要在植物园开园前做好售票前的所有准备工作。

现在由于天气热,来游园的市民有所减少,但双休日人可不少,双休日期间每天得有数百人。”李晓叶一边打扫售票厅卫生一边说。

完成售票厅的清洁、整理工作后,李晓叶和同事们拿着洗涮干净的抹布,把售票窗口外的护栏细心擦拭了一遍,“所有的栏杆都得一尘不染,给游客提供一个整洁、舒心的购票环境。

虽然还没到开园时间,已经有游客来到售票窗前等待售票。李晓叶告诉记者,不少游客买票时都要提出一些问题,比如门票的价格、门票的适用范围、游乐场的位置,以及几点开关园等等。游客高峰时,植物园一天要接待近4万游客,每天回答游客的各种问题,大概需要说几万句话。一天下来,她的声音嘶哑,嗓子更像是刀割一般的疼。

收钱,数票、撕票,递票……一连串动作娴熟连贯。仅几秒钟时间,几张门票已经递到游客手中。

这是我们这儿有名的‘四秒姐’。”看到记者计时,旁边李晓叶的一名同事笑着说。原来,因为动作快捷,李晓叶平均用时四秒就能卖出一张门票。因此,同事们送了她一个雅号“四秒姐”。

提高售票速度减少游客排队时间,是票务班组所有人的共同追求。为提高售票速度,李晓叶还自制了购票人数与购票钱数相对应的小卡片。这样售票时一目了然,既减少了错误几率,又提高了售票速度。后来,她的这种小方法还在同事间得到了推广,极大方便了售票员的工作。

李晓叶告诉记者,她自2008年6月进入植物园工作以来,便一直在票务班组。一扇窗口、三尺票台成为她服务游客的一方舞台。“游客来到植物园,第一个接触到的就是自己。如果能让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心里比什么都高兴。

谈话间,记者突然注意到,在售票厅里的每一张桌子上,都看不到验钞机。这对于一个经常需要和钱打交道的场所,是不多见的。

这是为什么呢?”面对记者的疑惑,李晓叶解释说,主要是忙得顾不上,只能凭自己的眼睛和手感来判断钞票的真伪,“我们试验过,如果使用验钞机,往往跟不上卖票的速度,会增加游客的排队等待时间。

如果收到假币怎么办?“这就要求我们在售票时注意力高度集中,用心工作。”李晓叶说,“在掌握假币识别知识和技巧的基础上,如果再不小心收到假币,那就说明你在卖票时没有足够用心。

近乎“苛刻”的评判标准,带来的是全班组几乎无差错的售票记录。

从早晨到单位坐到椅子上开始卖票,李晓叶几乎就没有起身离开座位。“现在还好些,到了‘五一’、‘十一’那样的节假日,连上厕所的时间几乎都没有。”李晓叶说,遇到游客高峰期,排队买票的游客众多,为了避免游客等待,她和同事们都会忍着不喝水,减少上厕所时间,让游客可以尽快购票入园。

看到游客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买到票,就是对我努力的最大回报,心里就美滋滋的。”李晓叶说。

 

 

清晨走近一线环卫职工

7月10日早上5点多钟,记者来到省会桥西区裕华路,桥西区大队环卫职工们正在清扫捡拾路面垃圾。便道、主路、绿植旁已经被清扫得非常干净。环卫刘师傅一边清扫垃圾一边对卫生死角仔细清理。刘师傅说,以前清扫路面靠人工,现在有路面清扫机,工作效率提高了不少。司机柳师傅正驾驶着洒水清扫车对裕华路主干道负责路段进行洒水清扫作业,洒水清扫车缓慢行驶在路面上,所到路面被洒水净化后,垃圾也被吸入清扫车内。“我负责的路段清扫来回需要两个小时,每天路面被清扫干净心里才踏实,辛苦些也值得。”司机柳师傅告诉记者。

清早忙碌了三个多小时结束了繁忙的工作,刘师傅和同事们一起来到桥西区一处固定早餐领取点,在这里她们可以享受由政府埋单热乎乎的免费早餐。煎饼、豆浆、鸡蛋、包子、手抓饼、小米粥等,环卫工人可以自己选择价值5块钱的免费早餐。以前吃早餐就是在路边小摊儿上将就凑合吃点儿,自己带的饭也是凉的,现在大家都能吃上热乎乎的免费早餐,环卫职工们心里非常开心,感激党委政府对她们的关怀,她们对记者表达朴素的内心感受:“很温暖!” 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下,我市市内五区及高新区的所有6500名一线环卫工人,每天都吃上了热乎乎的免费早餐。

上午在桥西区一处环卫作息房里, 记者见到环卫作息房里配备了休息用的上下铺,简易但很干净。带有冷热水的饮水机,冷暖空调、微波炉、办公桌和座椅。在这里环卫职工彻底解决了吃饭、喝水和休息场所问题。辛苦一大早的环卫师傅们抽空正在休息,大家做下来喝口水、聊聊天,气氛很放松,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

图/文 记者林福盛

编辑: 林福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