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采取四项措施帮助伊拉克 无意重陷泥潭

21.06.2014  19:00

  美国总统奥巴马19日宣布采取四项措施帮助伊拉克政府应对逊尼派极端组织“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ISIL)的攻势。这些措施的出台反映了美国的纠结和避免卷入伊拉克乱局的真实意图。

  事实上,四项措施真正与当前伊拉克局势直接有关的也就两项:一是增加情报、监视和侦察资源;二是美伊将在巴格达和北部地区成立联合行动中心,美向伊派遣300名军事顾问,就如何向伊安全部队提供训练、建议和支持作出评估。

  四项措施中还包括一条是,美方将视情况对ISIL采取“定点和精确的军事行动”。这看似是对马利基政府提出的空袭要求的回应,然而,奥巴马对启动这项措施却设定了多项前提条件。首先,符合战场形势发展的需要。第二,要与美国会磋商。第三,要与地区领导磋商。最后,要与伊拉克领导磋商。从马利基政府来说,ISIL都快打到首都巴格达了,还要磋商什么?其实,这些条件只是托词,反映了美国能拖就拖,能不空袭就不空袭的心态。

  奥巴马对空袭之所以如此谨慎,主要担心引火烧身。目前,在ISIL内部混有不少来自西方国家的“圣战”战士,一旦对ISIL进行空袭,这些人中的一部分将回流西方进行报复行动。此外,从教派角度来看,对ISIL空袭将在阿拉伯世界留下美国在逊尼和什叶两派冲突中偏袒后者的印象,这将对美国中东政策造成重大损害。

  从奥巴马19日的讲话中,不难看出奥巴马应对当前伊拉克乱局的主要做法。

  其一,组建“地区力量”参加的反恐“伙伴关系”。拉伊朗入伙,借其之手,击退ISIL的进攻是这一政策的核心内容。美伊日前利用伊核谈判之机就此问题进行了“交谈”。换言之,这是美国一个重要的外交姿态,等于给伊朗支持马利基政府反恐开了“绿灯”。

  其二,伊拉克要“主导”反恐伙伴关系。美国务院发言人日前明确表示,“解决伊拉克当前面临的挑战,不能靠美国,只能靠伊拉克政府,伊政府有责任击败ISIL”。美国领导人也发表了相同内容的讲话,意在逼其承担起“领导”反恐伙伴关系的责任。

  其三,向马利基政府施压,组建伊拉克民族团结政府。ISIL动乱爆发之后,美国把责任全部推到马利基头上,指责其实行教派主义,排斥逊尼和库尔德少数族群;要求其执行民族包容政策,消除ISIL等极端组织滋生的温床。

  其四,美国发挥协调辅助作用,如提供武器、情报、军事顾问等。美军不会重返伊拉克参加作战任务。

  美国既已从伊拉克抽身,如何避免重陷泥潭,卷入“第三场伊拉克战争”,成为眼下美国决策者优先考虑的方向。目前,美国的基本态势是退居“二线”,保持相对超脱。

  (作者 吴正龙 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