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寻踪香海寺

29.09.2014  15:21

      这里是著名的国家4A级湿地,这里是名冠全国的吉林八景之一的向海。可有多少人知道,偌大的一个向海,它因何而得名,因何而得宠,又因何而被世人所熟知呢?
      这里是乌兰塔拉古遗址,据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居住行走的印迹了。也就是说,当先人们点燃第一堆篝火,轻轻袅袅的炊烟在这里升起的时候,就注定会有向海这个地方出现了。向海不是海,但它偌大的一个地方却因为一座寺庙而得名,又因为一座寺庙而得宠,更因为一座寺庙而被世人所熟知。
      香海寺原名青海庙,始建于顺治六年,庙体三层,高12米,东西长27米,南北宽9米,为青砖灰瓦,翘脊飞檐。造型端庄肃穆,宏阔大方。虽然建在关东塞外,但经能工巧匠的精心雕琢,竟也见经音禅语唱和,古刹之风缭绕。相传,清鼎盛时期,乾隆三赴关东探祖寻宗,一次途径青海寺下榻,受到住持礼遇。心中颇觉畅快,此时又恰值五月,正是天高云淡,水流潺潺,草木泛青,鹤舞鸥旋的时节,寺院内黄榆吐绿撑伞,文冠果花蕾初绽。见此时此景,不禁龙颜大悦,说道:此地云飞鹤舞,真乃福圣兴隆之地啊。随即吟出十六字句一首:云飞鹤舞,绿野仙踪。福兴圣地,瑞鼓祥钟。青海寺得乾隆皇帝御赐,因此更名为福兴寺。
      时光荏苒,时间很快推进到上个世纪的1937年,一天,一队骑兵秘密送来两个小男孩,谁也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大的有5、6岁,小的只有3、4岁,把他们交给一位71岁的白音太喇嘛看护。一年后,这俩个孩子又被秘密接走。直到1995年,在拍摄电视纪录片《乌兰夫》时,有人在北京雍和宫发现的一幅向海福兴寺的照片,才解开了当年那个谜。照片上的俩个小男孩是乌兰夫的俩个儿子。当年乌兰夫率领蒙古骑兵大队同日本鬼子作战,家被抄没,为避风险,他只好把俩个年幼的孩子送到福兴寺避难。
      “荒草离离若许年,古木萧萧已参天。仙歌神曲逐叶是。妙语奇说讲不完。”这是吉林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曹宝明先生对香海寺的描述。1946年土改时,随着破除迷信的声浪,福兴寺内的泥像被砸烂,镀金佛像被炼铜取金。福兴寺被改名向海庙,庙产归农会所有。
      两次劫难后的向海庙,早已是断壁残垣,千疮百孔。1972年,残庙被彻底拆除,砖瓦木石建了政府办公室,卫生院诊室,向海庙址,成了黄土废墟,成了向海人心中的记忆。只有那几棵生命力顽强的古榆树还在风雨中飘摇着,只有那暮鼓晨钟还在人们的耳畔回响着,只有那弥漫的香烟还在向海的上空萦绕着。
      尽管人们情愿不情愿地顺从了那段历史,可在纷繁过后,还会有很多记忆与留恋无法抹去。
      1994年,为落实民族宗教政策,通榆县指派专人进京向国家宗教事务委员会汇报,请求修复向海庙的意愿得到批准。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亲自题写寺名;香海寺。并欣然赋诗一首:修庙拆庙是何年?听来已觉不新鲜!吉祥盛世重规划,翘首待成又一观。
      当时的住持释正林受省宗教局指派来到香海寺,他四处奔走,广结善缘,化钱筹物,在短短的几年间,将一个再生的香海寺呈现在了世人面前。
      香海寺原是密宗寺院,因为当地蒙古族民众多信奉喇嘛教,为增进民族团结,在建筑风格上采取了藏汉兼顾,教义上是显宗密宗双修的道场。新建的香海寺坐北朝南属子午线建筑。山门冲正南而开,红砖围墙映衬,香海寺匾额笔力苍劲。三门的格局是三门并立,取意为三解脱门。寺内千佛殿供奉五方佛像三千尊。千佛殿向北走是天桥,天桥下是通衢大道。二重殿是天王殿,三重殿是观音殿,四重殿是大雄宝殿,后约15米,矗立着一尊巨大的汉白玉雕成的阿弥陀佛站像,高9.9米,佛像身高6.9米,基座和佛像通体洁白,左手持莲花宝盏,右手自然下垂,手心朝前,意欲引领众生脱离苦海。
      “晨钟暮鼓警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路人。”这是江泽民同志为白马寺题写的一幅对联,从香海寺弥漫的香烟里,我们不是同样能够感悟到这其中的禅机吗。
      (吉林省通榆县电视台  张水田)